美联储资产负债变化的原因?
美联储负债端主要包括“流通中货币(主要是美联储发行的联邦储备券即通常意义上的美元纸币)”和“银行准备金(主要由准备金+清算账户构成)”两种形式。考虑到清算账户是1989年之后的事,因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美联储的负债规模主要取决于银行准备金和流通中货币,二者此消彼长,从而制约着美联储资产规模的变化。
一方面,美联储的天然是央行,其职责之一是保证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及金融稳定。因此,每当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商业银行、企业等不得不收缩信用,压缩资产、加强资产流动性、增加银行准备金,这导致美联储的负债规模、资产规模被迫性收缩。
另一方面,流通中货币的内生变化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变动的另一个重要来源,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通中的货币减少,美联储总资产规模缩小;而20世纪50-70年代出现的通胀以及“大滞胀”环境下,流通中货币供给的大幅增加也导致美联储资产规模显著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