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蒸是什么生肖?
“炎蒸”,在南方是特别常见的一类天气现象。 主要指的是高温、潮湿、闷热。 这种气象条件下,人容易犯困,情绪起伏大,身体乏力。 同时对于农作物和植物生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那么,“炎蒸”一词和什么生肖有关呢 ——— 当然就是【午马】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发现,一年中有“孟春”“仲夏”“季秋”“隆冬”等几个节气点(现在叫做“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一定的温度和雨量标准。其中,“夏至”这个节气的到来,就意味着进入仲夏时节。
古人所讲的“仲夏”,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到“小暑”这一段时间。也就是6月5号到7月6号。 这个时候,虽然气温升高,但是还处在万物茂盛的阶段。空气湿润,阳光充足,可以说是“郁郁葱葱”。 不过,从“大暑”开始,天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开始了! 在古代的纪年方法中,“夏商周”三个朝代被合称“三夏”。而“三夏”中最热的月份,就是“大暑”所在的七月了。 唐代诗人元稹写过一首著名的夏日诗《夏夜追凉》:
夜半醒来窗外绿,晓看雨过树梢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带扇凭窗坐,风来鬓脚凉。 ——《夏夜追凉》
这是一首很有生活气息的小诗。作者元稹(zhěn),唐朝大臣、文学家。他和白居易一起倡导过“新乐府运动”,写了数十首歌词,被后人称为“元白”。他的词通俗流畅易记,颇有民歌的风味。在这首诗里,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夏日的睡起情状——“凌晨梦回,翠袖围香;薄雾笼纱,佳人醉卷珠帘。” 除了元稹以外,唐代还有个著名文人在夏天也爱熬夜。谁呢?唐伯虎。对,就是那个画过《落花图》的唐伯虎。 他有一句名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桃花庵歌》) 实际上,他并不是真的那么疯癫。他曾在应天府(今南京)任职,写过一本名叫《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的著作。里面暗藏着12位女人的命运密码。 只不过这本书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直到几百多年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引用此书时,它才声名大振。 除了元稹和唐伯虎外,宋朝的林升也在《入若耶溪》中细致地描写了夏日清晨的美景——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凉枕石欹,菱歌泛夜归汀渚。
鸟栖鱼不动,月明风力轻。一夕炎暑退,朝景转清和。
你看,这“一夕炎暑退,朝景转青和。”不正是形容“大暑”节气吗? 而到了元代,王实甫则在《避暑销夏》中描述了一种更为清凉的“避署”方式——
碧纱厨,青绫被,窗明霜月。
闲展书画睡足终宵,觉来清思飘然。 就空庭,步翠微,萧萧木落都门。
片时间清风起,水际兰开。 小桥外,斜阳里。几丛荆草,几棵树阴。
细草平铺,轻烟漠漠,寒潭映月。
晚风吹骤酒旗斜,飞絮舞衣裳。 尽道消愁易得,那知却醉如泥。 小池残暑,乍浴轻凉。晨霄莫唤,睡起尚慵床。
甚处寻芳唤友,须信赏心乐事,古往今来共叹。
有明月清风,夜寒无梦,倚树沉吟。
可见,不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人们总是想方设法“避暑”。而最能代表夏季来临的节气,无疑就是“大暑”了。 所以,我说“炎蒸”指的是午马是非常有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