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庙在哪里?
上海庙,位于今上海市西北部的虹桥街道。原建筑已毁,现位于古北新区。 清宣统元年(1909)建。初名“大自在堂”、“禅源禅林”;宣统三年改为“护国兴圣寺”;民国五年(1916)重建,始称“上海禅院”;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称“上海佛教协会会址”或“上海佛教青年训练班”等。
1958年划归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使用。1973年因建漕河泾电站厂房而拆除。文物部门曾进行勘探和发掘,发现大量砖瓦、石块和窑炉、瓷片等遗物。据考证,该寺院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曾数次重建或重修。 该建筑坐北朝南,占地1.2公顷,原为四合院式建筑群,由山门、正殿、东西配殿组成。正中一条纵贯全院的石板路被分成四部分,两侧建有厢房,由南至北依次为钟鼓楼、大雄宝殿、六角亭,两侧有配殿,各间配有廊屋,前后三进,各有天井。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高耸的殿顶中央有圆形的藻井,两旁有卷棚歇山顶的配楼。整个建筑群落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现存的古建筑是民国期间重建的,但保持了元明的建筑风格。有主楼、副楼各一幢,东、西配殿及厢房数间,均为二层建筑。主楼为方形,重檐翘角,雕梁画栋,飞檐上翘,四面皆设廊庑,并有回廊与副楼相连。副楼形制相同,惟面积稍小。
东、西配殿均已残破。山门前原有铁狮子一对,现已移置于静安公园内。 该遗址出土了大批文物。在出土文物的整理过程中发现了两通碑刻,其一方形碑首,上有雕刻的莲座,下刻“敕建上海庙记”,记载了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建立上海庙的情况。另一通碑刻长方形,上下刻有碑文,记述明世宗敕建的经过以及寺庙的规模、布局等情况,碑阴还刻有明代皇帝赐给上海庙的佛经。这两通碑刻对研究上海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