蔻字五行属什么?
寇,读kòu(古音读kuài)。《说文》释“寇”为:“盗也。从人,冓声。寇、盜一聲之轉。” 段玉裁注云:“此當曰‘寇’之本義。凡‘寇’‘賊’‘竊’‘奪’諸字皆從穴得聲者,以盗皆有自穴而後入之義焉爾;故漢律令凡言盗者必兼言賊。” “盗”与“贼”是一对同源词——本义都是“挖掘地洞”。
甲骨文的“盗”字像人持匕首开挖洞穴的样子。金文的“盗”字把“匕首”形象换成了“又”(右手),表示挖掘的方法是从右侧开掘洞口。篆文“盗”字的字形继承了金文右边“又”的形迹,左边则变成了从“井”省。小篆、隶书、楷书的“寇”“盗”二字在字形上已经没什么区别了(楷书“寇”右边的“九”省略成“厶”)。
《说文》将“寇”训读为“盗也”,即指其为盗之意;许慎又说“寇,寇也。从寇,冓声”,说明许慎认为其字本义即为盗。不过许慎还说过更关键的一句话:“寇,或从穴”。这就是指出“寇”与“穴”存在假借关系——“寇”的本义并不是盗,而是造穴之术的一种方法:从“穴”者即是“寇”;不从“穴”者则是“盗”。
可见所谓“寇”“盗一聲之轉”的说法并不确切:二者原本就不是同一字!“从穴者谓之寇”是上古时期的一个俗字用法,而非本意:造字的先人对“洞穴”一词赋予了特殊含义:凡是用来制造洞穴的工具和方法都叫做“寇”——这种字本义为“寇”而不是“盗”! 至于“攻占城邑”这一意义,是后人根据战争的特点给“寇”附加的意义,和它的本义没有关系:这个意义上的“寇”写作“攻”。因此“寇”和“盗”是两个不同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