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喜欢收藏什么?
我最近在重读《古书虚妄》,作者是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马衡。他曾在书中讲到自己是如何爱上收藏的。 马衡是著名的碑帖鉴定家,他的父亲是个举人,官做到四品,所以家境殷实。他早年曾在外交部供职,后在北京大学任考古系教授兼文物保管研究所所长。
1936年他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并担任院务秘书,负责办理院中各种杂务。当时院中的藏书楼刚竣工,马衡去参观,看到楼内陈设精致,充满书香之气。 馆长叶恭绰邀他上楼,指给他看刚刚请来的两位“大师”的住处和办公室。这两位就是章太炎和梁启超。 马衡很喜欢图书馆的氛围,每天在那里埋头读书、做笔记,有时也会翻翻古籍。但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书呆子。他精通鉴定的学问,又因为任职于教育部,所以还参与过抗日战争前的文物大迁徙。 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始终带着一批又一批的珍品。 后来抗战胜利了,他回到北平(现北京),又在战乱中辗转多年之后,于1948年底进入沈阳东北大学任教,期间还兼职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文物馆。
1950年后他调回北京工作,先后担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历史博物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除了对文物有精深的研究之外,马衡还有一个特长——能刻印章。 他早年受业于近代篆刻大家赵叔孺先生,后又得吴昌硕、钱瘦铁诸先生的教益,篆刻技艺精湛,名噪一时。他经常为自己的作品盖章,也给别人刻,赚一点儿钱来贴补生活费。
他在《古书虚妄》里曾提到自己当初痴迷收藏的心路历程,颇值得玩味,他说: “余之癖好,惟书、印而已。余之所得,亦惟书与印而已。所嗜如是,所能如是,所遇如斯,所为如是……” 这本书是他晚年写的,此时他已退居二线,不再管具体的事务,因而有时间和精力来梳理自己的一生。他在其他著作中还提到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 这就是马衡先生年轻时的梦想,虽然看起来有点朴素,但却是他一生的追求。 无论是作为学者还是普通的书迷,他都活得认真且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