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是什么生肖?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句诗出自《周易·乾》第一章的“ 大象 ”;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寒蝉悲吟,螳螂壮武。”这几句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那么关于这些典故,又和“寅亥逢源”有什么关系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古人是怎么推算农历二十四节气和中气的时间点。
在现代科学理论中,太阳历的天文周期由24个节气组成,分别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开始,每个节气间隔15天86分钟(即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倍)。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来推算节气的日期。而“中气”则是一个重要的划分标准。在中世纪以前的西方天文学,也常用“中气”作为划分日期的依据之一。 在汉代以前,人们是以“雨水”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到了汉代,人们以“立春”取代了“雨水”的地位,认为立春才是春节的开始。其实,这两个节气都没有错,因为“立春”与“雨水”相邻,且都出现在阴历正月或二月间。
为了区分二月的节气,人们用“惊蛰”标示出“立春”到“雨水”这段时期。而“惊蛰”这个名字起得也是非常恰当的,因为这时万物苏醒,蛰伏在泥土里的昆虫动物都出来活动了。
那“立春”“惊蛰”之后,下一个节气就是“春分”了。为什么将“春分”定义为春季的第四个节气呢?这似乎有点多余。其实,古代的“春分”并不是现行的3月20号或21号,而是定为仲春之月,也就是现在的4月5号或者6号。所以古人说的“孟春”“仲春”“季春”就是指现在的一二月、三四月、五月。
那么,“小寒大寒”之后是“立春”而不是“雨水”的原因也就很清晰了。因为“立春”位于腊月或正月之间,而“雨水”则在立春日后的第5天出现。 当然,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农历节气推导的原理。而在实际过程中还要复杂一些,比如要用特定的符号来表达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迹等。
了解了古人确定二十四节气和中气的方法,再回头看看《周易》中的那句名言“大雪冬至,子月黄昏”就不难理解其含义了。因为“大雪冬至”前后五天,恰好是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到二十日左右,而这一天的时辰正好是“子”时,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子夜时刻,农历十一月进入到下半个月。
同样道理,“小寒大寒”过后五天也是“立春”。这是因为“立春”之时,正是“丑月”——农历十二月上半个月的开始。而“雨水”则是“卯月”的开始。“寅木”,正是“辰月”的开始。“雨水”之前五天就进入了“丑月”。
而“惊蛰”过后五天则又是“卯月”的头五日。这样,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就像在黑夜中看到黎明前微弱的灯光,渐渐明亮起来一样。周而复始,万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