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什么什么?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以用词精妙、形式固定、意义精深、脍炙人口等特色,流传至今。如果想用一些成语来修饰什么什么,可以用:一蹴而就、一夫当关、一干二净、一鼓作气、一呼百应、一举成名、一马当先、一鸣惊人、一臂之力、一败涂地等成语。这些成语出自一些典故或故事,我们在使用这些成语的时候,不能张冠李戴,要了解成语出处和背后的故事,从而了解每个成语的意义。例如成语一鸣惊人出自《韩非子·喻老》,标志着一个人事业即将开始。
一些成语,可以用于某一个方面。例如:成语一干二净可以用于清洁方面。“一干二净”形容十分彻底,一点儿也不剩。出自《韩非子·有度》:故周昭王之征荆也,王行、期二年者,非死也,不返也。言其军吏卒、尽尽亡无遗也。”“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可用于做事情方面,指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事情做完。掌握每个成语的意义和出自典籍,才可以正确的使用成语,从而达到修饰文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