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五行属什么?
五行,在我国古代哲学中,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既是构成宇宙和维持宇宙间各种联系的最基本物质要素,又是相互对立着的五行运动变化着的五种力量。这五种物质之间还分别存在着相生相克这一既相互促进、相互助长,又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促使下,使五行相生相克不断运动,以致无穷,从而使宇宙和自然呈现出一个永恒变化而又生生不息的活的有机整体。
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成了建立中医理论和运用于临床分析疾病、论证用药、立法施治的思想理论基础,它一方面用五行来说明人体内脏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现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用五行来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还是中医辩证论治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医五行配属五脏、五官、五体等等都是在五行学说的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比如:“木”在五行中为“生发、条达、舒畅、升发之气”之意,在医学上就相应配属“肝”,而“肝”在中医理论中有着调畅气机、条达性情、疏泄情志、升发清阳之生理功能,与“木”的属性特征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