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怎么结转利润?
新准则已经取消了“利润分配”科目,因此结转利润只需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即可,无需再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了。 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原则、配比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等。
(一)根据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原则确认当期收入及成本费用;
(二)将本期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的差额计入损益类科目的本期余额,并自制的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填入对应的表格中;
(三)将不同性质的费用归集到一起,计算出每个月的固定费用总额和变动费用总额;
(四)计算出净利润(或亏损),并将该数值加入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作为下一年度计提盈余公积金、发放股利的依据。同时注意检查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如存在异常的情况需查明原因给予说明。
总之,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就是计算过程,只要算清楚了就行!但要注意不能为了计算而计算,一定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以及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商业企业在结转完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收支等项目后,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和贷方。
如果将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后的差额为正数时,借记本年利润,贷记利润总额;如果差额为负数时,借记利润总额,贷记本年利润。此时损益类账户的余额已全部转人本年利润账户。年末还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或贷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平本年利润账户。
商业企业结转利润的账务处理涉及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两个总账账户,本年利润账户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期末将损益类账户中收入类账户的余额转入该账户的贷方,借方登记将损益类账户中费用类账户的余额转入该账户的借方,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如在贷方,表示企业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如在借方,表示企业本期发生的净亏损。该账户平时不计算发生额和余额,在年末需要将该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时结出余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于反映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和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借方登记向投资人分配的利润和提取的盈余公积,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如在借方则表示企业的历年积存的未弥补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