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教是什么生肖?
问主好! 《推背图》中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对应的是1948年2月3日(农历甲子年腊月十六)5时30分(甲辰年乙丑月丙寅日壬子时)的北京大雪节气;而“二阳生何处,万物未成文”说的是1949年2月19日(农历己丑年十二月三十)6时29分(己卯年丁丑月庚午日戊午时)惊蛰节气的开始。
由此可以确定,书中提到的第一象就是反映1948年2月至1949年2月这一时间段的局势,而第二象则是接着第一象的余意继续延伸下去,描述的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二阳”意味着时间上的延续),而且这个时间段还在历史的演变中。 所以,如果单从象数来看的话,是看不出具体指哪一个或哪几个特定的年份的。 如果加上书中的“谶语”,情况就不同了。因为“谶语”是对应着“象”来叙述历史事件的,它所反映的事件和“象数”一起确定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状态。
比如第一象的“谶语”——“马过东海,狼山惊怕。”配上一、三句的“象数”,意思就很清楚了:在某个时间节点(冬至)以后,东方(立春)就会由阳变阴,阴盛阳微,就像“白马过桥”(马过东海)一样,而北方(立秋)的阳刚之气就会被逐渐吞噬,直到霜降,北方的阳刚之气就已经被彻底消灭了。
从冬至到春分的四个节气正好是一个季度,约等于现在的3个月,所以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苏时。”指出一个时间点(立春)是十分明确的。 再来看第二象的“谶语”——“金乌飞去,玉兔将升。”配上“二阳生何处,万物未成纹”,似乎有一些含糊其辞的意思。不过,如果我们把“金乌飞去”理解为太阳落山(夕阳西下)——阳气消亡,而“玉兔将升”理解为月亮初升——阴阳交替之时,那么时间就很明确了:夜晚(子夜)。
因为“二阳生”是指白天由阴转阳的时刻,而且是早晨还是中午,无从考证。但如果指的就是夜晚的话,那和时间点不就吻合了吗? 所以我比较认同罗贯中的注解,认为此两象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也就是宋末元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