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五行属性怎么划分?
这个字源流就不扯了,网上一堆。 主要说两个问题:
1、文字的五行到底指什么。 这个五行最早来自于中医的理论体系中,金木水火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男女老幼,都是分属五行,五脏配五行:心肺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后来有用于哲学、社会学等等领域。而用来分析汉字,是现代才有的(当然可能我孤陋寡闻,但是现代也有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把文字的五行理解为身体的五行,是很自然的。
2、汉字的五行如何划分。 一个字中几个部首,分别属哪一个五行。比如“海”字,上下分别是“水”和“广”,那么就是水上浮,属于水;“湖”字,左右都是“水”,那么就是双侧积水,属于水。“星”字,上面是“日”,下面是“士”,日属火,土属土,那么“星”就是“炎上”,也就是火。这样的方法,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有些字,你这样分,谁也说不出毛病来。如果那样分呢?也是通顺的。所以我还是赞同最原始的方法——根据字形,结合字义,看它像什么就属什么。“星”字,像天上一闪一闪的东西,自然属火。其他字同理。
用形义法来区分五行的正确性,至少我是没发现。但是古人就是这么干的,而且是长期这么干。所以后人在研究古书古籍的时候,碰到这种情况,也只能这么理解。否则的话,你说“星”为火,古人也同意,可是书里讲的是木,怎么办?只能改书了。所以这种用法,在我看来是很奇怪的。但却是古代人理解汉字五行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金
金,是指凡属精锐、坚重、柔润、收敛、肃杀一类的物质属金。如大雁、白露、西方、辛味、皮毛、恐、肺等,可归于金。长夏以后,雨水减少,燥令当令,因金性主燥令,肃杀收敛,故秋属金。白色是金的本色,与白毛之兽相类,秋令万物凋谢于林,白色是金的应色,秋属白。
火
火,是指凡属温热、明亮、焚烧、上腾、条达舒畅一类的物质属火。如朱雀、小暑、南方、苦味、心胸、喜、舌、血等,可归于火。夏后,暑热来临,火热炎盛,因火性主暑,温热上炎,故夏属火。赤色为火之本色,与马一类之兽的皮毛相类,夏季万物繁茂,故夏所应于赤色。
木
木,是指凡属生长、条达、升发、舒畅、枝繁叶茂、曲直一类的物质属木。如青龙、立春、东方、酸味、筋、目、肝等可归于木。冬后,阳气生发,故春属木。青色为木之本色,与牛皮一类相类,春季百草丛生,青色是木的应色,故木所应于青色。
水
水,是指凡属寒凉、滋润、下行、封闭、流动一类的物质属水。如玄武、小寒、北方、咸味、肾、前后二阴、发和骨、畏等,可归为水。大暑之后,凉风至,因水性主寒霜,寒气往来,故北方属水。黑色为水本色,与豕之类兽皮毛相类。冬季万物萌藏,黑色为水应色,故水应于黑。
土
土,是指凡属敦厚、诚实、生化、受纳、行动敦重、有承受力一类的物质,可归为土。如中央、处暑、脾、胃、口、肉、黄、宇、湿等归于土。长夏季节,雨水增多,湿气较重,因土性主湿令,敦厚能载,故夏(包括长夏)属土。黄色为土的本色,与牛一样之兽皮相类,故黄色为土之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