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五行什么意思?
内五行的理论,首见于五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公元502~573年)。 书中认为:“木类有十二,以应十二月之候;火类有六,应六个节气、三十天;土类有四时,金类有三时,水类有四时,风类有四时而共五运”。这就是后世流传很广的“天干地支说”——建除十二客、二十四节气和农历月份及四季划分都由此而来。
陶弘景还认为,每一季节中,各有所属之物。春属木,夏属火,季属土,秋属金,冬属水。并指出:“肝木,脾土,心之火,肺金水,肾水深,此五者,五脏之所宜也。”这就把“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与人的脏腑功能联系起来,为中医五脏学说奠定了初步基础。 宋代以后,人们逐渐接受了三垣(紫微殿、太微殿、天市垣)分区观念,于是,“上弦月如弓,月形圆而色青白,属木于东方,其脏在肝经——此乃月升阳升之时,故云‘寅卯’之时,万物发生。” “下弦月如弓,月形残而色白赤,属火于南方。其脏在心经——此时,阴盛阳微,故曰‘子午’之时,万化盛极。” (见宋·李石《续博物志》)
至于中间的一个半月(即朔月)则属金(西方)而居白露秋分之间,其脏在胃经。还有水(北方)、土(中央)等,分别对应着冬、春、夏、秋四个季节。 月相如此,日象如何呢?宋代陈师道根据唐代王仲舒的理论进一步解释了这个问题——“日光所至,分昼夜;月行有盈虚,故分上下弦。日之行有迟疾,故分阴阳,分阴阳故有偏盛。” (见《别本参同契考异》)这就是说,除了月相外,太阳运行轨迹的不同,也会导致阴阳失衡而出现病变。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对太阳运行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