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逸五行属什么?
“俊”,从“人”“夋”,表意明确。《说文》解释“俊”的字形,“俊,材千人也。从人夋声”;《字汇》引《韵会》的解释则更为详细:“俊,容貌秀丽。从人夋声。《书·大诰》:‘克明俊德’。《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薄昭杀其太子’,注:‘言太子英俊’。”其实,所谓“英俊”,也就是指一个人生得“俊”、长得“帅”,这当然属于一个人的外表形象。
不过,在人们使用这个字眼的时候,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或者喜爱,或者赞叹,或者是反语嘲讽。比如《诗·卫风·硕人》:“既美且贤”,这里用重章复沓的句式,一再赞美卫庄公夫人姜氏之貌“硕大”、之形“颀长”(见第二章第一节),可谓“俊”矣!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诗作文,常常用“俊”字来描绘他们的理想伴侣。
上溯到《诗经》时代,那些描写恋爱相思的作品,大多把“俊”作为男子外形的美称——有“俊俏”的男子,自然就有美丽的姻缘。
如《周南·关雎》写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就用了一个“俊”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还有一首著名的情歌《郑风·野有蔓草》,也是描写一位男子遇到了让他心动的姑娘,那婀娜的身姿,飘逸的长发,简直就是“俊”:“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如果说上面两首情歌还只是让“俊”含有一丝委婉的情味的话,那么下面这首《邶风·静女》可就有点“色色”的了:“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你悦我。”这位躲在城角偷偷采桑的姑娘,分明是用“静女”的外号来掩饰自己的害羞,而她的真面目其实是“其姝”——真是又“俊”(漂亮)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