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提有什么作用?
普提就是佛教的忏悔法,也叫作忏悔业障。 由于人有业,有业就有苦,而忏悔可以消弭我们身上的业,使我们不感业报之苦,或者减轻业报之苦。所以忏悔在佛教的意义非常重要。 《十诵律》卷三十七载,“若佛在世,若佛灭后,闻法起意,知罪忏悔。从今已去,永不复犯。是名忏悔。” 经文中所说的“戒”指的是根本戒,也称作“别解脱戒”,共有二百五十条;“罪”是指违越上述戒律而造的罪。依此戒律受持的比丘,如果犯了以上戒律中的任何一种,都是重罪。 《四分律》中则把犯戒分为四种:犯、堕、悔、愧。
对犯戒又进一步细分为三种:堕戒、犯戒、无犯。其中,堕戒又称为堕罪,指罪业深重的恶业。犯戒是轻微的罪业。无犯是不犯罪。 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一切罪业的根源在于心,因此消除宿业也是在心。通过忏悔,可以清涤我们的心灵,消除我们内心的贪嗔痴烦恼,让心安住下来。
当然,忏悔并不是念几句忏悔偈文,或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发自内心地生起惭愧、懊悔之心。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就算是外表上做得如法,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说,忏悔要具相。 那么怎样才是忏悔之相呢? 经云:“若人真心求忏悔,惭愧至诚发露诸罪。”又说:“一者礼佛二不耻,二者称赞功德,三者恭敬礼拜,四者忏悔罪障,五者随喜善根,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供僧、供养三宝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在以后的日子,时时警惕自己不要再造业,那就是真正的忏悔。正所谓“改过迁善自新”。 不过我们要知道,佛教所讲的忏悔,是与世俗的忏悔有所不同的。因为世俗的忏悔往往是一种怨天尤人的情绪发泄。而在佛教看来,无论是毁谤佛法还是毁谤他人,这都是造作身语意三昧耶(誓愿)的果报。既然已经明了因果,就应该努力忏悔,及时回头,不再继续造作新的罪业。这才是如法的忏悔。否则一边继续造罪,另一边却又懊悔不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