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生有哪些企业?
1、阿里巴巴,2015年4月推出阿里云数据平台,2.0版本发布于去年(2016)的云栖大会; 2、百度,2013年6月开始推出百度的数据服务平台——百度数据港,目前开放了搜索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和百度的内部数据;
3、腾讯,2012年开始搭建自己的海量数据仓库 TDSQL,并对外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同时发布了QQ浏览器、手机QQ 和 QQ 邮箱的三项数据; 4、网易,2013 年成立网易数据部,整合了原有道事业部的大部分业务。网易的数据平台是大数据与AI技术的聚集地,主要提供大数据语义理解、智能对话、机器翻译等产品和服务;
5、新浪,在原有的数据频道的基础上升级建立了大数据平台,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相关服务,如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分析等。 新浪的大数据平台采集的新闻数据达到每天7亿条以上。
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苏宁云商,甚至唯品会等等都存在大量的数据。阿里巴巴作为国内电商的龙头企业,其双十一销售额逐年攀高,交易总量屡创新高,2015年双十一交易额912亿元,2016年双十一交易额1207亿元,短短一年时间就增长了32.35%。这不仅仅是成交额的提高,更意味着背后庞大的数据的增加。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核心电商业务年度活跃买家达到4.232亿名,2015财年同期为3.502亿名,这也说明企业面临的数据体量在几何增加。
政府部门掌握大量数据,但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较低,如财政的公开程度仅为15%,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其他政府机构的公开程度普遍不足15%。但这些政府部门掌握大量的优质数据,其数据共享和开放的进程正在快速推进。
如国土资源部在2016年5月份与大数据中心签署《部市合作共同推进国土大数据应用试点战略合作协议框架》,探索利用大数据加强和创新国土资源治理、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和科技发展。预计未来将产生更多的优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