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新政是谁制定的?
陈戌源主席,李铁总监,他们两个是主要制定者。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其他教练组成员,包括张吉龙、孙祥等老队员,以及足协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参与了意见。 陈戌源和李铁作为正副总统级的人物,自然是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最为清楚,也是最有动力去改变的人。所以他们两个人制定了总体的政策方向。
陈主席提出了归化球员和U23政策,李铁则是在战术打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当然除了这二位主要制定者之外,其他人的意见也都是被考虑在内的。比如很多人建议加大职业联赛的改革力度,这个建议在最终的政策里也是有体现的,只不过力度没大家想象的大。
现在来看,这个政策不是最完美的,但是是最可控的。因为中国足球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战术水平,体能,精气神等问题,更是由于青训基础薄弱,人才选拔机制出现问题导致的。所以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做起,青训体制,联赛体制都需要进行改革。 但是就目前看来,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所以这种改良主义的方案就成了最佳选择。即通过外部力量的引入(归化)和内部年轻人才的培养,加上职业化进程的加快,尽快提高国家队的成绩,让球迷重新关注足球,关注中国队。 为国球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中国男足新政不是任何一个人制定的,而是由中国足协制定的。今年3月1日,中国足协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关于全力做好2023赛季职业联赛工作的通知”。从该通知的字里行间不难判断出,新赛季各项国内足球俱乐部赛事将全面恢复疫情前的主客场赛制。而在此通知中,中国足协还对今年俱乐部注册与球员转会工作,特别是本土球员与外籍球员的限薪内容作了详尽介绍。由此不难判断,今年足坛各项新政从内容到字眼都延续了上赛季政策的主基调,并无变化。举例来说,本土球员薪酬标准仍以“帽”为单位严格限制,比如俱乐部单季总薪酬限额为1.5亿元,单季单名本土球员薪酬限额为550万元,U21本土球员为30万元。
中国男足现排名亚洲第11位,世界第78位,落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伊朗、沙特、伊拉克等队。历届世界杯最好成绩是打进16强(2002年韩日世界杯),共2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历届亚洲杯成绩最好是在1984年与2015年获得亚军,共11次晋级亚洲杯决赛圈。历届奥运会成绩最好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打进8强,共5次晋级奥运会预选赛最后阶段(决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