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五行属水还是金?

卫红芬卫红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侮”指的是:木侮土,火侮水,土侮木,金水侮火。 除了“相生”“相克”之外,还有“相侮”和“相乘”两种关系。 所谓“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强或过弱而使其“克”和“被克”的两行同时增加或者减少,从而造成疾病发生。比如金太旺,对木的克制就加重,称为“金乘木”,即现在常说的“肝火旺盛”、“肺肾阴虚”之类。 金太弱,对木的克制就会减轻,称为“木侮金”,即现在常说的“脾虚泄泻”、“肾虚腰痛”等等。

其实,在《黄帝内经》里,“风”字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热”和“湿”。可见,在古代中医理论体系中,风热湿邪是致病的主要病因。 在现代中医体系中,“风热”致病已经很少了(不是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湿热”,因为“形盛气衰”的人们,多属阳虚兼痰湿体质。这种体质的人,体内有大量的脂肪堆积,所以产生“内热”,也就是现在的“湿热”。现代中药学中,很多药物都含有清热祛湿的作用,如滑石、瞿麦、萹蓄等。

古代中医认识病因的特点是以“虚邪”为主,现代中医认识病因的特点是以“实邪”为主。 既然“虚邪”为主的古人留下了很多补益的药典,那么,以“实邪”为主的现代中医,是不是就在攻邪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呢?也不是。“攻邪”也是要有策略和手段的。

中医治疗疾病时,往往采取“标本兼治”的原则,这里的“本”就是“因”,也就是所谓的“虚邪”,所谓的“补”是在“治标”的过程中,通过调理,使得机体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协调的状态。

任成顺任成顺优质答主

在中医学上,经络与五行的相生相克、平衡调和的规律是密切相关的。经络系统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在十二经脉中,每条经脉皆与五脏六腑相络属。因此,十二经脉分为阴经和阳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在这些经脉中,手太阴肺经五行属金,足阳明胃经五行亦属金。手少阴心经五行属火,手太阳小肠经五行亦属火。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五行皆属火。足太阴脾经五行属土,足太阳膀胱经五行亦属土。足少阴肾经五行属水,足厥阴肝经五行亦属水。

在人身体的十二经脉中,分别在四肢和躯干上有经脉的循行分布,即头面部为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胸腹为足六阴经,背为足六阳经,上肢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下肢为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