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达资产证券怎么样?
好事达资产证券有限公司是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公司,是专业公司,从事资产证券化方面的业务。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es,简称ABS)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在美国出现的,它是围绕融资证券化这一过程的发展结果和概括,是融资方式创新的重要体现。在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兴起是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由于美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繁荣,人们乐观地预计经济还将继续保持繁荣状况。同时,长期实行的扩张的货币政策又进一步刺激了通货膨胀的加剧,并使通货膨胀从消费物价蔓延到批发物价和生产资料的价格。为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对利率进行多次猛烈地上调,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减少,结果利率不断升高,信贷条件趋于严格,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收缩,对消费信贷和投资信贷更加严格。这样,那些原来享受信贷优待的消费者和私营公司,特别是那些在扩张时期从事投资的公司,就突然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危机。银行拒绝借款,致使资金供给和需求变得很不平衡。
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私人短期债务主要是以短期现金或短期流动资金的形式借入的。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金支付逐渐让位于支票支付方式。而支票的支付能力取决于现金存量的多少以及银行的信用额度。由于经济不景气和通货膨胀,消费者手中现金减少,支票信用额度被提高,这使得支票支付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急剧下降的危机。与此同时,由于利率的提高,股票价格迅速下跌。这一危机不仅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情况,而且也影响公司的信誉,使公司股票的市值严重缩水,一些公司不得不削减分红。
以上金融环境的明显恶化,给美国金融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也使美国信用危机逐步显现。为了挽救信用危机,必须寻找新的金融工具来处理这些风险并实现风险分散,以规避风险。资产证券化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它满足了金融界规避风险的需要,成为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在美国,对资产证券化理论做出贡献最大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勒、莫迪里亚尼和福鲁德。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并创立的“MM定理”成为资产证券化理论的基石。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假定发行资产证券的资本结构与发行前的资本结构相同,只改变发行资产证券所得的筹资方式,即改变投资者的组合。在MM论的假设条件下,MM定理表明:不管公司发行资产证券与否,公司的价值相同,公司的股利政策也不受影响。这一结论的实质内容是:假设发行证券而发行前与发行后债务市场是无摩擦的,如果发行非流动性资产证券,即通过公开销售新证券给投资者,则股东财富不变。发行证券后,公司的资本将得到补充,但是公司债务与股票的价值比率将保持不变,公司价值不受影响。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理论。当然MM论只是从资本结构不变出发,说明了资产证券化发行前后资本结构与股利政策不变问题,并没有从发行资产证券的成本收益角度来分析,但是,对分析资产证券化还是有指导意义的。同时,MM论还是资产证券化理论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