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龙坞何家村?
我爷爷是绍兴人,1958年作为建筑工程师,随工程兵36团来到杭州,参加了杭州机场和钱塘江大桥的建设,之后就在杭州成家立业,至今已过去六十多年。 我爷爷来杭州时所在的团,即工程兵第36团,隶属于北京军区工程兵直属大队。该直属大队还参与了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1978年才并入兰州军区工程兵。我奶奶经常说,我爷爷当时在工地干活十分拼命,常常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不等,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因为劳动强度过大导致自己营养不良而患上肝炎。后来部队到医院看病,经检查发现有轻微的肝病,为了不影响后续的工作就只开了一些药物让回去服用并注意休息。
因我奶奶是杭州人,所以1970年初我父亲随军来到杭州并分配到国营第七三一厂(航空工业部七三一研究所)工作。之后我母亲也随父来到杭州并在工厂做会计。我姐姐和我出生于这座位于半山脚下的小镇里。 虽然我已经离开那里很多年了,但那里的许多东西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其中让我念念不忘的便是镇上的茶馆。在那时,茶馆里除了喝茶还可以吃点心,我常和小伙伴们在这里玩上一整天。这里的茶馆与一般的茶楼不一样,没有优雅的环境,也没有招待殷勤的茶役。它更像是一个供当地人闲聊消遣的地方——在砖砌的桌子上摆着搪瓷杯和塑料茶壶,地上随手扔着烟头,墙上则是贴满了各种通知、海报。
我记忆中最大的茶馆就在现在龙坞街道的中心位置,规模比我小时候见到的任何一个都要大,有四层楼高,里面出售茶叶、茶具等商品,还供应茶水。我记不清楚这家茶馆的具体名字,只记得它的门脸很大,进门后要先走一层楼梯然后再坐电梯上二楼。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还经常看到有一些穿着破旧的人在这里吃茶,他们有的双目有神,有的则看起来眼神涣散。这些人通常都是一人一杯茶水,自斟自饮,偶尔也有几个人凑在一起聊上几句。我很好奇他们是这里的食客还是这里的服务员,但后来我发现他们在别处吃饭或者睡觉的时间更多。
我记得有一次我带着我妹妹到这家茶馆买点心吃,她当时刚上小学,很喜欢看别人的手指算自己的年龄。当她指着给我泡茶的师傅的粗糙且长短不一的指头数起来时,被一旁的老板娘看到了,便笑着问我女儿:“小女孩不要学大人,你的手这么小巧,哪像他的这一大把年纪啊!”我妹妹笑了笑,继续数她的指头。 时隔三十多年再回到这座小镇时,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原来那些低矮的民房不见踪影,而且原来的茶馆也已经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