谑字寓意什么生肖?
“谑”字在十二生肖里对应的是马。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记载:“相如因请曰:‘陛下即位,南越王相如,僭称王,世客邑,东越王馀善亦自称武帝。宜击,以天下方扰,恐二王事觉,罪益滋大’,汉廷犹以为辞涉诽谤,诏诘相如等。相如等奏复言:‘《春秋》之义,诸侯有难,天子弗与;有其伐而不承,罪及子孙,《春秋》之所记,齐桓晋文之事,大夫行险而侥幸得志,惟秦二世居天下之雄,并诸侯,以为己官,自言德行布惠於民,周成帝以汉德新中,休气瑞云,宜封禅为号,夸诞大言,穷极奢侈,身死国灭,子孙诛夷,此皆无道至极,暴虐无穷者也。今南越王赵佗,擅行皇帝命,僭号称制,出入仪卫,大有秦时遗风,恐失此人不除,后患深重。宜率大军,加威罚,必令赵佗敛迹。’上以其言过当,切责相如。相如病愈,汉文帝出巡至长安,丞相长史随从,上书言事。语有怨望,意在其主,法掾王恢为人巧诈,阴怀诈谋,又因见上;语调高亢,激浊扬清,指斥谬误,颇能切中要害之处。虽语多矜夸,尚不为汉文帝所罪谴。”
这里可以看到“谑”这个词在古代是含有赞扬、肯定的意思的——对赵佗这种冒牌皇帝的行为,司马相如认为值得赞扬。 那这个褒贬意义是怎么转变的呢?
《汉语大字典》引了一首诗作为例证:唐代罗隐写了首《嘲秦穆公》:“凿石穿河圣君策,蒸沙煮黍老臣饥。如今陇亩还多事,犹羡当年百万师。”这首诗把秦穆公夸成了圣君,把秦国的那套凿石穿河的水利建设称赞了一番。按说这是一首奉承诗,但是唐朝的文学评论家张固对此不以为然,他在《幽闲鼓吹》里说:“近见罗隐《嘲秦穆公》诗甚妙,然终嫌其鄙俗,盖唐无此体。”显然,张生觉得这诗虽然好,可是太粗鄙了,有点下作(也就是今天俗话说的“损”),不符合大唐士族的体面。于是“谑”就有了下作的含意。
后来宋朝的理学家们大力提倡“尊孔孟,贬荀杨”——因为孟子说的是性本善,而孔子讲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切都得往高尚了说才行!所以到南宋时期,“谑”就彻底被扣上了低俗的下作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