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号小龙?
首先,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龙是抽象的,其他的都是现实的动物。所以,从具体性这一点上说,其他生肖都有对应的实体动物,而龙却没有,也就是说,“龙”是一种想象出来的动物。
其次,其他动物的繁衍,几乎都是“有性生殖”,而龙的繁衍,只能是“无性生殖”。(关于无性生殖的具体内容,请参看本人专栏文章《基因复制是什么?无性生殖又是什么?》)这就意味着,在生物进化论的视角下,龙这种动物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进行的,而无性生殖显然无法带来复杂的遗传性状和高等的智力。
无论从现实性还是进化性上考虑,“龙”都是一种虚构的动物,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类还要赋予自己这个虚构的动物以“生肖”的身份呢?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被社会性定义的文化产物。 所谓“文化符号”,是我赋予它的一个概念,即指由语言和文字所传递的信息。我之所以说它是“信息”而不是知识或者数据,是因为这些信息是被反复传播和不断重复的内容,具有极强的全民性和普遍性。就像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讨论它时往往用“信息高速公路”来比喻,其实它本身并不是信息,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同样,我的“文化符号”的概念也不是独立于信息和知识的存在,而是指代信息进一步填充和扩展后的内容。
对于“文化符号”的理解,最好能够结合著名的“罗塞塔石碑”来看待。这块石碑是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为纪念战胜叙利亚王国而建立的,碑文用古希腊文、埃及圣书体和拉丁文三种文字书写,由于两种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两种文字系统的传入,使这项功绩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块名碑。其中,四种文字的对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把通过语言和文字传递的信息做了很好的例证。
同样的道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通过语言和文字传达的信息,只不过它们不是现代汉语,而是古代的汉族官话。由于汉语言的庞大系,使得这些内容很容易在口头流传过程中被遗忘或混淆,于是就有了正月“立春”,十二月“腊月”、十月“寒露”等阴阳历的标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在文中把“子鼠”等作为单独成篇论述,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往往是成对出现的。比如“鼠牛”、“虎兔”等等,“对仗”就是汉语言的一个鲜明特征,这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