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如何不吃转?
首先,吃转这个词不太专业。 乒乓球运动没有像羽毛球的吊球和杀球,也没有像排球中的发球,所以不存在所谓的“吃”发球或者发球“得手”。可能题主是看了奥运会樊振东与梁靖崑的比赛,樊振东对梁靖崑的冲撞式发球很是不屑,说他没技术含量。实际上,在比赛中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发球,并且根据接球方的状态做出判断,调整发球的发力点和落点,这才是高明的发球。而所谓的“吃”发球,不过是接球方无法适应发球方的发球节奏导致的失误而已。这种失误对于竞技状态来说,影响很小,而且也很难转化为绝对实力方面的优势。说樊振东因为嫌弃对手发球“没技术含量”,而浪费了多次获胜的机会的说法并不正确,二人比赛最后是打到决胜局才分出胜负的。事实上,在双方第一局的比赛中,樊振东是领先被对方翻盘的。第二、三局更是打满,可见双方的胜负其实是交替出现的,并不能说樊振东“浪费机会”。
回到问题,想要做到不吃转,无非是多思考、多练习。对于乒乓球这种小球运动而言,最宝贵的物质是时间,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多思考和练习。比如接球方在回接的时候,如果能提前判断好来球线路并做相应准备,自然就不容易吃转;如果回球力量大,速度快,也可以避免吃转。当然这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和积累经验才行。
不过在我看来,接球方没必要刻意去追求不吃转,而是应该追求的是把球击出界外,这样接球方就得分了。为了追求把球打至界外,接球方需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技战术水平,通过正手、反手、抽球、扣球、旋球等方式将球打出界外。若是自己的技术能力达不到,那么就可以采用一些其他辅助手段,如脚蹬地增加发力、用手拨挡板防止过网等。所以我认为,运动员没必要去特意练习如何不吃转,而是要练好自身能力才是关键。若是你本身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了,那你还怕什么吃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