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多纳在中国踢球?
老马在世界足坛的巅峰时期,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过在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也是让他最不堪回首的一段经历,那就是1997年的中国之行。 老马在1996~97赛季加盟意甲博卡青年队,并在此效力至2000年,而当时正处于中国队冲击2002世界杯的关键阶段,因此老马便以教练兼球员的身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加入当时由德国名帅施拉普纳率领的国家队。但令老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海外之旅却成为他职业生涯中难以抹去的污点。
作为国家队历史最佳球员、同时又是当时世界顶级巨星,老马的到来无疑会给当时的中国足球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为此相关部门可谓是下了血本,不仅为老马在北京东四块玉小区购置了一套价值近百万元的豪宅,还专门为老马聘请了私人医生,而老马的生活待遇更是让人眼红——每天除了训练和比赛外,老马还可以随意在大街上溜达,甚至去超市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此外他还被特批可以拥有自己的私家车。
但是老马在国家队的表现却难以令人满意,作为当时世界顶级球星,老马虽然具有超强的个人能力,但还是没有能带领当时阵容并不弱于他的国家队走得更远。再加上此时正是亚洲足球强势崛起的时期,日本和韩国队纷纷在欧美强手如林的世界杯上成功突围,因此中国足球在当时已经属于退步明显,而老马的这支国家队则更是毫无亮点可言,最终惨遭亚洲三流球队淘汰。
对于老马的失利,国内媒体和球迷们自然是不买账,各种批评声铺天盖地而来,甚至有记者写到“球技烂到家,人品差到了极点”这样极端的文章,而老马也因为在国家队表现失常,从而饱受诟病。
宿靖优质答主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南美球员“北上”征战的范围仅仅局限在西班牙和墨西哥,几乎没有更多的尝试。此时,中国足坛由于邓小平一声“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一时间变得热火朝天。
当时,国内联赛刚刚起步,无论是运动员的职业素养还是足球整体水平尚不足言。在那个年代,国内的球员与球迷,对国外球星的所知甚少。媒体宣传的范围也仅仅限于济科、普拉蒂尼等数位足坛明星。
而随着国内媒体的逐渐开放,在90年代初时,“马拉多纳”这个名字,就已经在球员和中国球迷之间开始流传了。而像戚务生和李晓这样幸运的球界人士更是有幸亲睹了球王的风姿。
1990年,在意大利休假中的马拉多纳意外地接到了意大利足协官员的会晤邀请。原来,意大利足协在得知中国足协有意在1991年邀请南美顶级球星到中国交流比赛后,特派代表与马拉多纳商谈。
当马拉多纳听说他将访问中国时感到异常兴奋,因为他在中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但在中国还没有多少人见过活生生的马拉多纳。他向意大利足协的代表声明,他愿意访问中国,为足球刚刚起步的中国作出贡献。“如果中国方面有意,我将在今年十月中旬来到中国,在那里,我将向年轻的中国球员展示现代足球的魅力和阿根廷式的球星风情,在那里进行比赛。”马拉多纳对中国之行有着充分的信心。
其实,除了马拉多纳愿意访问中国之外,那一年阿根廷队没有重要比赛也是促成马拉多纳能访问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阿根廷方面的官员在得到马拉多纳的肯定答复之后兴高采烈地致电中国足协,询问中国方面是否同意。在1990年夏天,中国正紧锣密鼓地为“爱普生”四国足球对抗赛做准备,那是在“长城杯”之后规模最大的一届邀请赛。
中国队分别与丹麦、澳大利亚和保加利亚队进行对抗。而就在“爱普生”对抗赛结束之后仅仅二十天,马拉多纳就要亲率阿根廷队来华访问。中国足协经过激烈的讨论后认为,马拉多纳访华的计划不可行。理由是由于时间仓促,无法筹备如此大规模的活动。并且在十一日之后,国内联赛将全面开展。经过再三商榷之后中国足协否决了这一看似轰动的计划。
其实在马拉多纳访华计划被搁浅之后,中国的媒体上还发表了马拉多纳访华的文章。在90年代初期,国内的媒体还缺少“新闻真实性原则”。所以媒体上发表的马拉多纳访华消息还“信以为真”地进行了大规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