锟指什么生肖?
“锟”字,在《说文》中有注解为:“锟,剑钢也。从金,允声。读若昆。” 也就是说,“锟”指的是古代的宝剑刃口上的金属。这种金属经过了反复锤炼和打磨,非常锋利。 所以用“锟”来形容利剑,就如形容刀刃口的金属一般,都是比喻最锋利的、无坚不摧的兵器。 然而,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这个“锟”字,却是有问题的。 因为用现在的语言来解释中国古代的文字,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古书上的某个字,它所描述的事物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尽管存在,它的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就用现代词语来解释这个古文中的字,就势必会出现偏差。
比如,古代描写军队,有“千钧一发”这个词。千钧重物,系在一根头发上,自然危险至极。这形容军队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往往用来描写两军阵式严整,刀枪如林。 但是现在“千钧一发”这个词的意思,却仅仅指一根头发挂着三千斤重的物品,形容极其沉重,或是危险;而不再是指军队的险境了。
再比如,古人说的“汗青”“冰炭”如今都已经变成了名词。因为古时写字用的毛笔,需要把毛浸入清水中浸泡,再把笔尖插入火中炙烤,使得笔尖变硬,便于书写。人们通常把经火烘烤之后变成黑色的部分称为“汗青”——所以“汗青”最初就是指简册表面的涂漆。后来逐渐引申,指代书写的材料或成品。 而“冰炭”一词也是一样,起初是描写竹木之质的坚韧,好比冰雪一样冷硬,如同炭木般坚硬。而后才指代两者性质的区别——“冰炭不同炉”,意为水火不相容。又因冰水遇热而成,炭木受潮易软,反过来又成了两者可以同处的比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像“锟”这样的古字,如果不加注释的话,用现在的词汇去理解,肯定会出现偏差。如果加以注释,那就必须弄清楚它所处的语素环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但问题是,现在的小学生课本里,对很多这样的古汉语词句,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注释(除了不伦不类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从小学习文言文,常常感慨于文言文的简洁之美。但读了小学五年级的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后,却发现文言文也有赘余之处。这篇仅有二十三个字的短文,为了解释“李树多在子母枝,子枝多果,母枝少果。”这句话,竟用了七个成语,两个典故。如此繁复,实在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