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踢足球有希望吗?
“希望”这个词其实是很空的,但是我想说,中国足球在“朝着好的方向努力”这件事上,是有希望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青训体系是在逐渐完善的,至少比起十年前,已经好了太多。 十年前我跟周围人聊起过中国足球的青训(当时应该是u14左右),得到的答案是清一色的“没有前途”、“烂透了”;十年后我再跟身边的人聊起中国足球的青训,答案虽然仍旧不是特别乐观,但“没有前途”、“烂透了”的现象已经少了很多。这就是进步。
另外一点是,如今在青训梯队当中,真正踢球的孩子数量要比以前好很多了,我从小练习武术,进入专业队后接触足球,周围不少朋友都是练足球练出来,而十年前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这也是进步。 当然青训队伍越来越多,梯队越建越多,球员们的水平却难以提高,这跟教练员的水平有关,更跟青训体系本身的运转有关。但是这一切总归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说说中超和中甲,这两个级别联赛的俱乐部大部分都拥有自己的青训基地,以山东鲁能为例,今年一线队的年轻球员几乎全是出自鲁能青训,明年甚至包括段刘愚这样的u23小将都要陆续挑起大梁,这是十年前的中超无法想象的。 当然鲁能的青训并不是中国第一,但却是极少数真正能做到“自给自足”的球队之一,其他的如恒大、国安、华夏等队也是同样如此,说明随着金元时代的到来,球队不再一味依赖国外球星,开始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我认为中国足球有希望,但是不会很快看到曙光,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和变革。当然,这样的观点可能有很多人不赞同,特别是去年经历了十二强赛打击的球迷,你们完全可以喷我一通骂我一顿,毕竟你们有资本调侃“国足不行,不如比舞”。当然,我的思考逻辑是这样的。
第一、体制。中国的足球体制和欧美不同,我们的体制决定了不能够一时间全部按照国外的模式来运作,但是随着国内一些俱乐部的逐渐摸索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改革,我们的机制一定会越来越完善,体制也能够越来越接近于世界先进的足球管理标准。就像今年U23新政出台一样,这是一种试水,未来像工资帽这样的政策也一定会出台。
第二、人才。虽然表面上我们的大学生足球和校园足球发展并不好,但是实际上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在有数以万计的小孩已经开始接触踢球了。在“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未来将会会有更多的孩子从事体育,中国13亿人口,只要稍微接触的达到1%,都有1300万,只要淘汰率不是很高,中国就会有数以百万计的能够达到基本标准的人才涌现。现在,中国各地的青训其实已经初见成效,而且已经开始走出国门,我们的青年球员的水平正在逼近日韩。
所以,尽管现在的中国足球看似十分不景气,但是请认真想想,其实都在好转。当然,短期内可能指望不了国足进世界杯,甚至在亚洲杯中打进四强也很不乐观,但是只要我们把根基抓好了,把希望播种在了土壤中了,我们相信未来总有一天,中国的足球人才能够像喷泉一般,大量的涌现出来,到那时候,我们就能看到灿烂花儿绽放。
所以,加油吧!中国足球,加油吧!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