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融融的什么生肖?
“暖融融”是形容天气很温暖。“春暖”“夏热”“秋爽”“冬寒”,这四个词都描述了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而在这四个词语中,有一个词与其他三个词都有不同的字形和字音,这个词就是“春暖”中的“春”,为什么这里用的是“春”不用“秋”呢? 原来,在气候学里,每年从10月到次年4月,被定为冬季,每年的5月至9月底,被定为夏季;而春季则是从3月到5月,秋季是从9月中旬到11月。在四季中,冬季被分为冬季和早春两种,春季也相应地被分为阳春、暮春和早春。 如果用“春夏”来表示温暖的季节,显然用“春秋”更合适一些;如果要用一个词来代表一年中的温暖季节,那这个词汇肯定是“春天”或“新春”,而不是“秋季”。因为按照中国传统的日历,一年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中间经过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一直到清明,谷雨,此时已到了暮春或者初春。而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转凉,但秋天的金黄与收获总是给人愉悦的感受。因此古人写诗写文章,总是用“春天”“新春”来指代温暖的季节。
比如杜甫笔下的“春日吟怀》里有“朝来新火起蒸炊,黄雀巢边春雨肥”的句子;宋代周邦彦的《少年游·咏茶》中则有“春来浑可厌,过尽探春,重午佳辰,又是蛾眉肯住么?”的诗句;明代高启的《春日客留别崔少府子振》一诗中有“清尊未改去年约,白首相欢明日春。”之语;清代郑板桥写的《新栽柳》则写道“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而如果用“秋冬”来表示寒冷的季节,同样用“春秋”更适合一些。因为在气候学上,每个冬季都有一个立春,立冬两个节气,而在立春冬至间,温度开始逐渐回升,所以用“秋冬”似乎更能表达出四季的变化模式——寒冷到来,然后越冷下去直到冬至,然后开始回暖,进入春天。而“春秋”两季,不仅包括了立春节气,而且包含了霜降寒露等气温明显降低的节气,并不符合四季变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