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五行中属什么?
“天”字的五行属于土,但是“天”字五行属土的解释不是很准确。 现代文字学认为 “天”“地XX”等字都是会意字,也就是根据物体的形状或者所表达的意思来创造文字。如“天”字,上面的一横代表屋檐,下面的一竖代表建筑物,整个字表示天空(建筑物)。所以这种字形会意法的造字原理得到普遍认同。 五行的属性是通过汉字本身的结构特征来界定的,这一点和中医的六经、八纲、三焦、经络以及八卦一样,都是用“象”来界定的。 所以古人通过观察发现,树顶上的枝杈向外伸展,就像人体的筋骨脉络向四面八方延伸一样,是“阳”的表现形式;而树根向下扎,又是“阴”的表现形式。同样,在“天”字上面的一横就是向上伸的枝叶,自然是阳性物体;而在下面的一竖,则是向下的根茎,属阴性物体。阴阳之间的界线也是模糊不清的。 在《周易》里,阳代表“乾”卦,阴代表“坤”卦。二卦相互叠加就形成了六个爻,每一爻代表一个时间周期。上乾下坤的组合,即六十四卦中的“天地否”卦,其卦辞是这样的: 天地否(否卦) 不交不通 卦象:山在上,泽在下;高山闭塞,一分为二。 寓意:事物的发展受到阻隔。 情感:内心迷茫痛苦。 身体:疾病主要是在消化系统方面。 小事:容易与人争吵。 大事:诸事不顺,最好停止行动,以免遭受损失。 财运:财运不佳,有破财的可能。 事业:事业上困难重重,最好退守以待时机。 爱情:有恋人的机会很大,但双方必须付出努力。 上卦是干,为阳,主刚健。下卦是坤,为阴,主柔顺。刚与柔相互交织,构成了最和谐的自然状态——阴阳协调。这就是《周易》中“乾坤育万物”的道理。
现在来看“天”这个字,因为上面一横代表的是向外伸的枝叶,显然是阳性的,所以与太阳有关;而下面的一竖则代表了向内部生长的植物根系,是阴性,因此与月亮有关。阴阳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和谐的关系。 由此可知,用五行的方法来解释“天”字是不恰当的。不过,如果只用五行的理念来论天人关系,那倒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古人认为,大地之上是无限的空间,称为“宇”;大地之下是无限的深度,称“宙”。上下四方称为“宇”,古往今来的时间为“宙”。也就是说“宇宙”是指时间和空间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