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打赢中国吗?
如果真要开打,中美双方胜负可能很难预料,在局部地区、某些时间段不排除解放军战况不利的可能性,但我认为从战略上说,中国最终打赢的可能性也要大于60%,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方战意更足
美国虽然在亚太有着诸多盟友和“利益方”,但大部分在军事上的能力都很差,比如澳大利亚能上战场的五代机满打满算可能也就两个中队。日本虽然军事力量很强,但毕竟受和平宪法制约着。
印度虽然军力也不错,但未必能跟中国保持高度一致。美国实际上在第一、第二岛链上可用之兵也就一两个集团军,100艘左右的战舰以及空陆战力量。
这些部队的军事素质确实不错,但想跟解放军打仗基本上就是“打秋风”——你来打我就跑,你一走我就回来。如果想把这些兵力全部部署到中国周边,美军基本就得把本土,甚至中东的防守兵力都调过来,战略上几乎等于玩命了。
但即便如此,如果真要打大规模的全面战争,无论谁挑起,也无论谁胜利,美国本土都会受到威胁。美军除了航空母舰打击群能在大洋上驰骋,所有地面部队和大部分空中力量都得部署在陆上基地,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甚至常规战役战术弹道导弹也不得不拿出很大一部分对地打击中国的机场、港口、后勤枢纽等重要军事目标,战略进攻的主动权将被全面拖死。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打不起。对中国来说,却不得不打,所谓“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从战意和打持久战的心理素质来说,中国占优势。从二战、抗美援朝战争,乃至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中可以看到,战意更足的一方在长期僵持的战争中更有可能笑到最后。二战后期,德国的军事科技和军事素质大大强于美英盟军,但因为丧失了制空制海权,在空中、海上遭到了战略“绞杀战”。最终,德军的常规作战能力难以为继,不得不无条件投降!
二、我方兵员可以快速补充
美国在本土征兵非常困难,一方面美国在战时很难确保本土安全,大量美国军人不得不龟缩在本土或者中东地区,不能加入太平洋战场的作战。
另一方面,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要想征集大量中产阶级子弟,需要美国政府拿出一大笔开支。到头来,还是美国普通百姓出钱,为富人子弟打没有胜算的战争,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美国在本土进行大规模征兵都很难想象。所以,美国虽然能凑出一个过百万人级的军队,但到太平洋来玩命的可能也就20-30万人,且不能快速补充。
而对中国来说,在全国13.54亿的军队中,能够征集服兵役的人口超过2亿。即使战争爆发后,解放军能够动员的兵员仍然有数千万之众。且我国在兵力部署、国防建设上更注重中西部地区,所以,我军可以用于替换和补充前线作战兵力的预备队,以及可以补充前线作战部队战损人员的后备队,都可以源源不断从后方补充到前线。
三、我方能进行“立体阻滞战”
现代战争中,空军是夺取制空权的主要军种,而航母却是海上机动式“空中打击平台”。但美国海军的航母打击群受制于需要进行海上机动部署,其舰载航空兵的规模很难超过40个中队。实际上,美国在本土、韩国等地也部署了大量的前线战斗机,这些飞机的战斗力一般都超过海上“游荡”的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但无论怎样,美国在西太地区能够用于争夺制空权的空中力量,在规模上也不会超过400架。
而中国国土纵深大,可以依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部署大量的歼击航空兵(实际上我军大部分歼击机都部署在此)。即使解放军空军部分歼击航空兵在战争初期(包括“第一战役”)受到很大损失,也能从前线后方或者第二线,乃至中部分配到大量装备有预警机、加油机支援的歼击航空兵进行补充。
而在海军航空兵中,我国虽然没有航空母舰,但055型万吨驱逐舰可以携带双位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达100以上,如果能携带可以攻击空中目标的超远程反舰型,也就能对我海空作战空域形成巨大的威胁。
此外,我国东风系列弹道导弹也可以携带末端能机动飞行的超音速弹头和常规弹头,对航母打击群实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