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什么情况下招股?

陈学松陈学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首先,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IPO,只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上市; 其次,并不是企业做了IPO的准备就能IPO成功,能否IPO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除了企业经营是否合规外,还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券商的实力、所服务的客户对项目的态度等等。

2、根据《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股票公开发行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向百十名(以下简称“发行人”)以上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

3、申请文件与备案报告

一是在境内发行的,提交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相关申请文件;二是拟在境外上市的,应提交拟上市地有关主管机构规定的申请文件;三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以及批准文件的复印件。

4、报送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后,中国证监会或拟上市地的有关主管机构会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受理,并作出审核意见。 如申请材料有缺陷或者不符合公开披露的条件和要求,有权不予核准或者不予同意注册,并要求申请人限期补正或采取相应措施。

5、通过审核后,证监会或拟上市地的有关主管机构会按程序报经领导审批同意后,出具予以核准或予以注册的书面文件。

6、收到核发核准文件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公司应当发布证券上市公告书,将公司债券及证券上市情况通知董事会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并授权其办理其他有关事宜。

牧云柏牧云柏优质答主

企业符合公开发行的条件,就可以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企业拥有上市和不上市的选择权。目前中国存在上市难、上市指标稀缺的情况,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上市,如果企业没有通过严格筛选,勉强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会因信息披露受到严格监管,因各种公开承诺目标难以实现而造成股价下跌,甚至面临经营危机等。同时,由于指标稀缺,企业需要付出较高的保荐费用、中介费用、财务成本等,上市融资的成本较高。所以,企业需要审慎地考虑是否有必要通过公开发行股票融资。企业上市后,透明度大幅提高,社会公众的监督、证监会的行政监管、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十分严格,公司承担着较高的被监管成本。

企业符合公开发行的条件,又想保留不公开发行的权益,可以考虑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来融资。因为非公开发行仅向不超过10名合格投资者发行,数量较少,无需为避免发行失败而担心投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定价可以较低,认购成本较低;因参与定向增发、协议转让的投资者数量较少,非公开发行的程序较IPO简单,所需时间较短,发行费用和财务成本较低;非公开发行的股票锁定期较IPO短。所以,选择非公开发行方式可以显著减少资本成本。

有些企业既符合公开发行的条件,也不需要筹集外部资金,就可以考虑发行存托凭证。与在两个国家发行股票并上市相比,存托凭证发行的程序较为简单,发行费用和财务成本较低,特别是存托凭证的发行数量较少、价格相对较低,企业只需付出较小的成本,就可以达到国际化的发行目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