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的五行属什么?
“问”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门”旁不单独表示含义,所以,这个字是上下结构; “问”的部首是“口”(音wén),《说文》的解释是“问,告语也。”段玉裁注云:“凡言语之传述者,谓之问。”也就是说,把需要传达的话用语言告诉别人,就是“问” ,“问”的字形是由“门”“口”“目”三个字组成:其中“目”的表现意义是“看”,即仔细观察别人的表情、神态,这是“问”的本义——询问。
为了表达准确,古人造字非常严谨,“问”字的“口”“目”相邻,却并非左右结构,而是上中下结构——其实就现代字形而言也是这样的构造。“问”的本义就是“询问”。 引申义方面,因为人遇到事情的时候大多先“问”后再采取对应行动,所以“问”又有了第二个意思——“询,询访也。”——(《说文》)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访问”。
由“问”的本义和引申义都可以看到,它的使用范围是很广的。但是,“问”用在特定文言句式或者词句里时,它的意思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所表达的并不一定是直接“询问”(对象)的意思了。 这种变化在古代汉语里表现得更明显一些。比如,在疑问代词作宾语或者介宾短语表处所的情况下,“问”的意思已经不再单纯表示“询问”,它带有“使……知道”的意思,相当于今天的“告知……” 同样,在使用“问”组成的固定结构时,如“问津”“问道”“问讯”“问罪”“问名”“问卜”……其中的“问”都有“使……知晓”之意。
愁字的五行为火
愁字的拼音是chou
愁字总共15画
愁字的笔划顺序是点、横、竖、撇、捺、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撇、横、撇
愁字的结构是上下结构
愁字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忧愁。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之一:“青青河底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南朝·齐·谢朓《冬夜》诗:“佳期阻青天,清酌断白苹。伤心不在兹,携手毕徂春。穷菌落芳华,离鸿复来宾。倾想媚容辉,恩光一已新。”
宋·苏轼《定风波·感旧》词:“霜鬓依然未改,举杯同庆生朝,今宵从此七旬消,莫负当年射虎,且传续。清夜梦魂何处,觉来半被风飘。不堪回首旧游游,依旧碧城烟水,绿波桥。”
巴金《怀念萧珊》:“多少年来我不习惯谈我个人的事,包括写作在内。我也很少给谁写信,哪怕给我的亲人——爱人、儿子、女儿们。我太懒了,我也不愿意给人们添麻烦。现在我快要走到‘路’的尽头了,我多么想再看看那一张张我熟悉的年轻的脸,听一听清脆的笑声。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可能了。我只能等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