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雷峰塔在哪?
杭州西湖边上的新雷峰塔,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雷峰塔的前身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祭祀其母苏氏所建之“报恩塔”。南宋时,由于南朝四百八十寺中众多寺庙的香火,地底可能发生了坍塌,所以重建大塔时把地址选在了原来的南面一点,即现在的位置。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曾在此驻兵,并放火烧毁了部分建筑,只有塔得以幸存。清雍正九年(1731年)重建。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雷峰塔是2002年和2005年两次大修之后的建筑,但是塔内并没有供奉佛祖的佛殿。在修葺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两座石碑。
据《西湖志》记载:“塔基周环石栏,下临旷宇,四顾空澄,远水遥山,烟光翠色,都集眼前。” 塔高七层,面积416平方米,平面呈八角形,红墙黄瓦,琉璃顶。第一层有洞门三,第二、三层各有四个,第四层以上各两扇。每个门窗上都镶嵌着图案各异的玻璃,据说这些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雷峰塔的建筑风格与西安的大雁塔、北京的大钟寺等唐代建造的塔颇为相似。不过,这似乎并不是它的原始造型。浙江博物馆研究员王崇简曾在一篇论文中认为,现在雷峰塔的形制是明代重修后的样式,宋代初建的报恩塔应该“是一座平面呈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
因为从遗址中发掘出的北宋钱币证实,这座塔早在北宋时就已存在。 王的研究还表明,如今位于雷峰塔附近的吴越国王陵,其实最初并不在这里,而是在钱塘江的另一侧。 那么,雷峰塔是怎么得名的呢?难道是因为塔附近有雷峰吗? 其实也不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五代时此地曾有一寺,因风雷震击,塔成斜立。宋淳祐间(1241~1252),始改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