螓是指什么生肖?
《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的诗句,这里的“螓”和“眉”是两种虫的名字;而汉代的《礼记·檀弓下》中记载着一种说法叫“螓首”“蛾颈”,这里的“螓”和“蛾”都是动物。这些记载中的“螓”与“娥”究竟指何种物种,一直以来都是个疑案。 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西北大学地质系在陕西旬邑地区考察时,在当地民间称为“羊眼”的化石颗粒上发现了新的昆虫品种,经中科院生物研究所鉴定为新属新种,并命名为“旬邑蝉”(Xunyichinensis)。
这种动物体型小,体长不足2cm,宽约1.3cm,头部宽大扁平,复眼凸起,触角细长,前胸背板宽而平坦,中后胸背板则较为狭窄,并具有明显的脊线,背部有6条明显的纵沟,腹部宽大,呈阔三角形,末端有尾刺一根。
据研究,这个新品种属于蝉科甲虫的幼虫阶段,生活在白垩纪晚期,以植物汁液为食,属于典型的肉食性昆虫。从体形上看,“旬邑蝉”接近于现生半翅目的蝽科、猎蝽科等昆虫,但有着明显的区别特征。
古人诗文中提到的“蝉”或“螓”并非现在的蝉,而是某种已灭绝的昆虫。 关于“螓”的另一种解释: 《尚书·禹贡》中有记载曰:“益蒲百里,雍州俞淀”。孔安国传:“其土可盐卤,卤池大百里也。”孙星衍疏:“今秦州成县西三十里有甘谷河,北流注于渭,即古文雍之水。《水经》谓之羌水者也。”成县位于今天甘肃东南部,毗邻陕西省。
清代学者郝懿行了《尔雅义疏》,根据以上记载认为,“雍之水”就是“泾水之别名”,因为“雍州谷水自出汧陇,世谓之北道河,又东屈北流,历凤翔凤翔县北,谓之好畤河……河曲流贯,两傍皆盐泽,俗谓之苦水。其泥沉积,色黄如金……”也就是说今天的洛河支流泾河以及其左岸支流好畤河,过去都叫“雍水”或者“雍河”,由于这条河中生产的一种黄色淤泥富含矿物质,可以制陶,所以又被称为“苦水”。
那么既然古书上说“雍水流经的地方可以采集到美丽的龟甲”,而且那里的河流又称“苦水”,难道是说今天我们称之为“龟”(龟壳)的东西,古时叫做“雍水”里的“苦水”中的“龟甲”? 这似乎有些荒唐。 不过郝懿行所说的“泾水别号”“雍河”以及“苦水”,都不是空穴来风。
首先,我们今天看到的关中平原上的泾河,实际上是由两条河构成的:一条是下游的北洛河,发源于山西吉县;另一条则是上游的渭河,源于甘肃省平凉市西北的崆峒山。这两条河的分水岭在陇县西的千山。
《水经注》中对这段地理情况有这样的描述:“洛河北注,经千山东阿,东别径渭河,两水合而泾水注焉。”这里的“洛河”显然不是今天的洛河,而是古洛河,也就是今天的北洛河。《禹贡》里提到的“伊雒之野”,周人所谓的“周原”,就是指的这个区域,也就是今天周至、扶风和岐山的周围。
清人张尔承作的《雍平二水考》详细考证了“雍河”及其附近的河流,他的结论是:“按《史记·河渠书》,渭河之上游,源出鸟鼠同巢山。《汉书·地理志》,洮河之首,在陇西郡首阳县西北。余按洮河至清,源出洮州卫,东北流转入静宁州。盖古之洮河,即今之洮河、清水河,亦曰洮州河。由静宁州西北行,入古安定郡,会泾水,东南入咸阳,为渭水之源。《书·禹贡》,渭水出自雍州。《诗·大雅·绵》笺,渭水,歧水也。然则渭河至清,乃雍水之余波也。” 古代的“雍河”实际上是今天渭河的上游。
那么,这“雍河”里的“苦水”又是怎么回事呢? 张尔承在《雍平二水考》中说,《禹贡》中提到的“黑水”“玄丘”,其实就是“漆水”“豳水”,他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进一步指出:“邠州有漆水、豳水,此二水合处谓之邠口。”而“邠口”正是今天陕西彬县的县城所在地。张尔承说,《禹贡》中提到的“漆水”之“漆”就是“脂水”,而“豳水”的“豳”其实就是“邠”。
古代“漆水”“豳水”附近有个国家叫“狄国”,周武王伐纣的时候,狄国出兵协助商纣作战,战败后周军攻入了狄国的首都,后来把狄国人赶到汾水边上定居,这就是《禹贡》中所谓的“灭敷于汾壑”,这个“汾”字其实也是一个“阝”旁。这样,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漆水”“豳水”的下游是汾水和洛河,两者在洛阳汇合成“河”,也就是说,所有这些河流最后的归宿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