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的了解多少?
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领4艘黑色的蒸汽军舰叩关日本,强行打开日本的国门,迫使幕府接受屈辱协定。接着又迫使日本谈判,要求签订通商条约。幕府虽也想利用西方军事技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又不甘心俯首称臣,在内忧外患的夹攻下,江户幕府摇摇欲坠,日本社会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化。一些下级武士在反对幕府统治,挽救民族危机的共同斗争中,逐步建立起了一批实力相当的武装,形成武装集团林立,逐鹿关东之势。他们一方面同封建幕府进行政治斗争,一方面加紧调兵遣将,训练军队,准备做最后的决战。
1867年12月9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被迫向“天皇”还政,宣布“大政归还”。但“还政”只是个骗局,实际权力仍在德川庆喜手中。1868年元旦,在京都、伏见一带,爆发了争夺政权的“戊辰战争”,日本进入内战阶段。元治元年十月,幕府最后决定亲自组织“精锐”陆军,采取攻势,从北向南,直指京都。
幕府“精锐”的陆军将领是胜海舟。但他认为军事实力已无法挽回败局,曾一再劝说幕府把德川军队解散,并主动提出“把剑献给新政府。”德川庆喜不从,下令严办。正在这时,萨、长藩联军攻到八幡坂,胜海舟不得已,便亲自领兵迎敌,在小田原、真鹤和上野一带与之对峙了10多天。双方都十分清楚,这一仗的胜败将直接决定日本未来的命运。双方遂都谨慎行事,不敢轻易发动。
2月中旬,萨、长藩联军完成了一系列作战准备,决定对德川精锐部队实施围歼。26日,萨、长藩联军3个师团,在小田原、真鹤地区相继发起进攻,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萨、长藩联军,从2月27日至3月16日,先后在上野、八幡坂等地与幕府军展开激烈战斗。3月初,联军司令西乡隆盛率第1师团攻入东京,胜海舟率领剩余的幕府军向吴淞口方向驶去。胜海舟在途中听到德川庆喜即将离队去岛就隐的消息后,于3月14日宣布“大和魂、建、船”投向政府,至此最后一支幕府军队覆灭。上野、吴淞之战,幕府军被全歼和投降共2万余人,从此封建军阀幕府被彻底推翻。
上野、吴淞口之战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战役。在这一战役中,日本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封建幕府被彻底推翻;随着封建幕府的灭亡,日本的封建主义也土崩瓦解。从此,日本进入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维新”的新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