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字五行是什么?
素字的拼音是sù,部首是纟,笔画数10,笔画名称:竖、横折、横、竖、提、横、撇、弯钩、竖弯钩。 素字的基本含义为白色,与“染”相对;引申含义为颜色淡的,如素服、素丝;又指朴素、简朴,如素志、素餐(吃饭只是吃饭,不费工夫)。 以上义项都读suo(四声去声)。 素字还有本义为丝,后泛指布、纸等丝织品或纸类制品的意思,读作su;又作为名词,表示颜色的一种称谓,为土黄色,读作sui。
关于“素”的解释,《说文解字》中有:“素,白缯也。从糸,素声。”即今之白绸之类,以糸为偏旁,取其声音。 《集韵•遇韵》中又有记载:“素,绢也。”指出“素”字除有“白”的意思外,还指未染色的绢。 《汉书·西域传》中有如下文字:“乌弋山离国者,王治疏勒城,去京师五千里。……多草木果木,有一谷曰灌无草。俗重鬼而好祀,其人皆髡头而衣细布。自译至王,号曰‘乌弋’,其地宜莳椒、植芋,无谷。” 此处“乌弋”之地,汉应劭注曰:“今疏勒国,去敦煌三千一百里。”东汉郑玄笺亦曰:“乌弋,乌弋山离也。”
清段玉裁注:“今疏勒国在葱岭东,去敦煌五千里,盖本汉时疏勒国也。”“疏勒”二字又见于《后汉书·西域传》和《三国志·魏书·宣帝纪》裴松之注。 由上可知,古书中提到的“乌弋”或“疏勒”,就是今天著名的丝绸之乡——新疆喀什地区的疏勒县。这个县的古称正是“素勒”。
唐颜师古注《汉书》此条曰:“‘疏勒’音‘素勒’。”可证“素勒”即“疏勒”。而现在的维语和汉语混交地区的人还在使用“素勒”一词,意思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