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公司怎么赚钱?

缪品玉缪品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声明,我的答案可能不太“政治正确” 作为在奥运营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既然题主说到了“如何赚钱”而不是“该如何做”,那么不妨把问题拆解一下好了 在题主现有的条件下,能做的其实无非是以下三步:

第一步,想清楚该公司的业务模式;

第二步,考虑如何获取客户;

第三步,考虑如何让客户买单。

这三步其实是任何创业公司都避不开的,只是很多公司从一开始就想到自己能够提供怎样的产品(服务),然后顺理成章地推出去给客户就好啦……所以往往忽视了另外两个问题的存在。

但问题是,如果一家体育旅游公司连自己的业务模式都想不通的话,那只能说这个老板大概率不是干体育这一行的…… 因为不管怎么折腾,只要是做体育相关的业务,就离不开以上三个问题的困扰,只不过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因行业而异罢了。

拿我熟悉的奥运会市场开发来说吧,国外不少顶级水平的奥委会,其商业化能力甚至远远超过国内一些商业嗅觉灵敏的互联网企业了。以温哥华冬奥会为例,加拿大奥委会不仅把下榻酒店的全部房费收入都用在广告宣传上,甚至还花了20万加元(约合135万元人民币),在多伦多地铁站的广告牌上,打出巨大海报呼吁民众关注奥运赛事。

可以说,只要办得到,这些国家是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国民知道奥运会即将召开的消息,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奥运赛事中来。 这不仅是办好一届奥运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所有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

但在我国,情况又有所不同,因为我们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办好这届奥运会,而是让奥运会顺利举办并且“不差钱”。 所以,我国奥委会在商业开发方面面临着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复杂的局面,既要迎合企业需求,做好商务接待工作,确保“不差钱”,又要尽量避免被人指责为“出卖主权和利益给外国企业”,同时还要努力让老百姓认识到奥运会的举办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这一点尤其重要,毕竟我们是举全国之力办奥运)。

在这样复杂局面的约束之下,我国的奥运营销工作确实显得比较“中庸”,既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纯粹靠营销推动经济的发展,又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完全靠降价来吸引眼球。

我们是在有限的范围内,竭尽全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同时力求不让任何人感到被冒犯。

这样的结果就是——“不亏也不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