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是什么生肖?

安文昶安文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嬷”字上面是个“母”,下面是个“女”。 《礼记·郊特牲》记载:“孟春祭日,其义死,而神灵鬼物之所食也;仲春祭月,其义死人;季春祭风。风,阳气始而杀,故祭之。”日月都有对应的神位,进行祭拜。 《礼记·祭法》还说到:“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者,皆曰神。”也就是说草木山川河流等等自然万物都被尊称为神。

这些原始的信仰中是没有区别男女神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性别分工的不同,逐渐将一些原本属于男性的职事赋予给女性,比如在家庭内部家政事务上分配给了女性,因此在家族或部落的祭祀仪式上才开始有了专门祈请女性的神灵。《礼记·郊特牲》记载了这些新出现的女性神灵:先蚕、嫘祖等(教民养蚕);娥皇、女英(引导祭祀);舜妻尧妻(教导礼仪)……

当然,这些女性神灵的来源大多是上古时期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 但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女娲”这个名字的出现就相当晚,最开始见于汉代文献,是描述为“人身蛇尾”的形象,这种造型本身与中原地区传统的女性形象就有很大差别,而且也不同于其他种族的神祇(如西王母)。所以女娲很有可能是从西方或南方输入的新神。

至于这个“女娲”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娲”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像是一串蜘蛛丝的样子,本义就是指蜘蛛,而且是雌性的蜘蛛——即“妪”或“姑”。“娲”字金文、小篆的形态都延续了甲骨文的形状,一直到楷书变体,才变成今天的字形。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汉字还没创造出来以前,人们怎么称呼这位新来的女神呢?

据说她的名字叫做“宓妃”,但这是后人的附会。还有一种说法来自屈原的作品,他在《离骚》中说:“望崦嵫而勿迫兮,恐年岁之不吾及。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里面提到了两位女神——羲和与望舒。东汉文学家王逸在为屈原作品作注时说:“羲和,日御也,托身于日车,随阳而行,故曰羲和。”这里的羲和其实就是指的太阳,是个男神仙。另一位望舒则是完全不同,他是月亮的车子,自然是女仙。

据他提到的这两句诗出自《离骚》中的第七章,整个章节都是叙述诗人自己在白天晚上不停地工作,显然这二人都是女神。而且他特别提到“宿莽”是一种植物,在春季夜晚的时候发出清香,正是表明了时间——春天。 既然有名字了,那肯定要配有图像,这在汉代器物上有所体现,比如在乐府东汉桓帝时期的石碑刻文中,一位双手捧璧的衣服华丽的女子被画成祭祀的场景,而被祀奉的神明就是“伏羲”“女娲”。

万凝辉万凝辉优质答主

生肖也叫属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派生出的特殊文化形态,在十二生肖中,却没有哪个生灵称嬷了。其实与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生肖相对应的,有另外十二种生物,在我国的广大农村被视为“属相嬷”,它们是鼠嬷、牛嬷、虎嬷、兔嬷、蛇嬷、马嬷、羊嬷、猴嬷、鸡嬷、狗嬷、猪嬷以及龙嬷。在人们的心目中,“嬷”是生命的来处和归宿,是吉祥的护佑者。为了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甚至终生平安,母亲或保姆常常用红布条结扣,挂上相应的属相“嬷”,连同小孩子的衣服、枕头、用品之属,一并放进瓦罐里“坐床嬷”,让新生儿“坐床嬷”时感受吉祥,“嬷”来福禄。这种蕴含着古代先人的生命观和生存智慧的民俗文化,目前正面临着现实世界的严峻挑战。

“属相嬷”在乡村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嬷”不仅是生命的来处和归宿,还象征着吉祥和福禄。为了保佑新生儿健康成长甚至终生平安,母亲或保姆一般要在“坐床嬷”时,将婴儿的物品与相应的属相“嬷”一同放到瓦罐(缸)里,然后和婴儿一起“坐床嬷”。人们如此倾心于“嬷”,认为“嬷”是吉祥的护佑者,这既和“嬷”本身的形象有关,也是“坐床嬷”习俗的派生物。“鼠嬷”也叫刺猬,其背部有刺,象征有防卫;“蛇嬷”是黄鼠狼,其奸猾狡黠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一种生存智慧;“虎嬷”是狐狸,它机灵聪慧,长有九条尾,被人们视为长寿或九子成官的象征;“猪嬷”有两说,一说是蝙蝠,象征福,一说是刺猬,有金钟罩铁布衫一般坚硬的外壳(背刺),不怕杀生伤命的兵刃;“鸡嬷”是猫头鹰,又称枭,夜猫子,人们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枭鸣,而这时恰好是人们进入熟睡的梦乡之时,因此人们把猫头鹰鸣叫视为吉祥之声,称其为“鸮(谐音邀)福”;“狗嬷”是田鼠,其在地下不断打洞,挖掘出一个个通向地面的洞口,因此“狗嬷”象征着从大地深处得到的福禄;龙属相在中国最为神奇和高贵,其“嬷”也应该是天下最神奇和高贵的生命,有长寿、富足、高贵福祥的象征意义,因此,我国广大的农村有两种“龙嬷”:一种是人们根据龙的诸多特征,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暗中藏的合为一体而形成的一个最具有幻想和神奇色彩的生命体;另外一种是具有强大繁殖能力的泥鳅,意味着子孙绵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