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郎茜慧郎茜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亦称“五德”、“五常”;这个“行”字,有“德行”之意。《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德”或“五伦”,是上古帝王的五种功德,也是人们应该遵循的五种行为准则。这五种德行是:

一、仁:爱。 二、礼:礼貌。

三、智:智慧。 四、信:诚信。 五、直:刚。

由上可见,先秦时期,“德”与“行”关系密切。但是到了西汉,汉儒推崇《春秋公羊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德”是从“行”中产生的。如《春秋·桓公元年》,孔颖达解释道: “人君必当修德以奉此五行之运,故《春秋》举事多以五行相配。” 在汉代及汉朝以后,“行”成了“德”的基础。如《孝经·开宗明义章》云: “夫孝,德之本也……故行莫大于孝。” “五行”的“行”,便是这般由“德行”演化而来的。于是,“五行”便包含了两重意思:

一是指五种德行;二是指践行这五德的行为。 而韩非子所说的“行虚道而用鬼神”的“行”,即取其第二层意义——它是巫术仪式的施行过程。在这里,“五行”已经脱离了道德范畴,纯粹作为一种法术存在了。所以,“行虚道而用鬼神”,在韩非子的学说里,既不是贬义词也不是褒义词,只是一种中性的描述而已。至于它是否真的有效用,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戴瓷戴瓷优质答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木、火、土、金、水被称为五材,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关系。五行相生的次第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次第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相生相克关系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随处可见,如五行与五方、五季、五色、五音、五脏之间的关系被广泛认知,使五行理论得到推广。

根据五行理论,人的名字应当与人的生辰八字相配合,相生相成、相辅相依的命名能使人的运势得到提升。水、火、木、金、土五个字,直接点出五行名称,作为名字使用时,含义直白,缺乏韵味和变化。

“宪”字同样有五行之火的含义,引申为法令、规矩、典范和榜样,与直白的数字“火”字相比,显得很有气势,十分适合男孩起名使用。

“宪”字也常有“规范、规则”等意思,用作人名一般指严格遵守规范,与社会和谐相处,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同时,有“宪”字为名的人一般处事有主见,注重效率,雷厉风行,善于处理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