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有哪些污染?
我分享一个关于医药行业污染的案例,是发生在日本的一个医药工厂的排放物超标事件。 2013年4月9日,日本东京环境局宣布,经检测发现京都市西尾川上游河川的溶解性物质及生物相异常,推测可能是位于京都府宇治市的武田药厂,将生产甲硝唑时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中所致。
京都市西尾川是一条流经市区的主要河流,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208平方公里。据监测,该河段溶解性物质及生物相出现异常的具体位置约在入海口附近,距武田药厂大约26公里。
东京环境局随后向武田药厂提出警告,要求立即整改。
经过检测,造成该河段溶解性物质及生物相异常的原因在于工厂将生产甲硝唑时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了河中。而甲硝唑是一种抗寄生虫、抗菌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和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事实上,这是一起由于企业违规排放导致有害物质进入河流,最终对水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
虽然武田药厂已经就此事接受调查,并道歉承认了错误,但这一事件仍然引发了公众对于药物副作用以及药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一些有机溶剂或含有汞、镉等重金属的原料,这些成分如果处理不当或者工艺流程存在缺陷,就有可能导致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或者弃置后对环境产生危害。 为了应对药物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管控。我国也在不断加强药品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检查和风险监控,防范药品生态环境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目前各国都加强了药品安全监管,但药品在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依然有可能对环境带来影响,包括引起土壤、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等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医药制造业是以当代科学为主导技术的高科技产业,主要生产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该行业主要包括化学药品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企业。
医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所指医药工业主要是以下各类医药产品生产企业: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2711(化学药品原料药中间体除外);
中药材专业市场2744;
中药饮片加工2745;
中成药制造2746;
兽用药品制造2773(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其中间体、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兽药除外)。
排放标准所指相关行业是指:
1、非医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所包含行业以外的医药生产过程中涉及废水排放的化学药品原料药中间体生产企业。此类企业在医药行业中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单独设定。
2、生物发酵类制药。生物发酵类制药主要是指用人或者其它动物的血液、脏器、体液、分泌液及动、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原料,经过生化酶解、发酵、提取、分离、精制而制成的生化药物。此类企业的产品种类与医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所指的生化药品部分相重合,但不是完全并入。
3、兽用药品制造2773中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生产企业。此类产品是兽用药品在预防、治疗、诊断、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部分,也是引起污染问题的主要环节,因此列为主要控制行业。
4、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调味料、酶制剂等其它可能排放与医药工业相同或相近污染因子的企业,因以上行业与医药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类似,也可能排放与医药工业相同或相近污染因子,所以以上行业纳入适用范围,其生产的医药类产品按照医药工业管理,其它类产品按照相应行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