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宝宝大便次数多?
七个月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的次数增多,首先需要观察一下宝宝的大便性状有没有改变,比如是否变成绿色的稀粪或水样粪便,如果有的话,考虑为消化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可能性大一些; 如果宝宝的饮食、精神状况没有明显变化,而且大便的性状是正常的,那么考虑为生理性腹泻的可能性大(添加辅食后宝宝的大便次数就会逐渐恢复)。
对于上述现象不必过于紧张,建议适当减少辅食的量,必要时给宝宝服用益生菌调节胃肠道功能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在腹泻时出现高热、呕吐,且精神状态差、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 适量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和剂量,以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如果妈妈是奶粉喂养,可以考虑更换婴儿配方奶粉,但要注意避免选择含有蛋白成分过高的婴儿配方奶粉,以免加重宝宝的症状。
2. 让宝宝多喝温开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利于新陈代谢;也可以喂适量的胡萝卜汤、苹果泥、香蕉泥等帮助纠正电解质紊乱。
3. 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应该远离辛辣刺激食物和烟酒,注意清淡饮食;人工喂养的宝宝,应适当控制奶制品的摄入,最好能更换成不含乳糖的婴儿配方奶粉。
我们先来说说是不是正常的,因为这个月孩子开始增加训练吃辅食了,在这个过程里,孩子吃了辅食后的排便情况是不固定的,有的孩子大便的次数是增多的,有的孩子是减少的,还有的孩子是拉完一次以后,再吃辅食就不大便了,只拉奶粉的便便,这些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要判断大便性状是否正常,主要从颜色、气味和性状三方面来判断。
1、性状的判断:如果大便比较稀、粘液比较多或者呈蛋花样,带有腐臭味,或呈柏油样和脓血样,都不是正常的,如拉绿色泡沫便、水样大便等,可能是肠炎。这种情况要去医院治疗的,不能盲目服用止泻药。
2、气味的判断:一般正常的大便应该没有恶臭味,母乳喂养宝宝的便便没有气味,如果是臭鸡蛋的味道,可能是蛋白质消化不良,可能是酪氨酸酶缺乏,这样的情况可以少给些肉类或者蛋类的食物;如果出现腐败腥臭味,可能是碳水化合物消化能力减弱或者不适当喂了糖、淀粉等食物造成的;如果出现油腻臭味,可能是脂肪消化能力差,可能给宝宝喂了高脂肪餐。
3、颜色的判断:一般正常大便颜色是金黄或墨绿色,如果孩子在添加辅食之后,大便颜色的观察就应该根据辅食的颜色来判断,如果是黑色或红色,而且大便和水混在一起、大便像是被水冲过的,应该去看医生。要排除是食物上色的问题,比如动物血、番茄、草莓、紫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