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环内有多大?
先摆结论,再叙来源,最后补充说明 结论:五环内实际面积大概1096平方公里左右(不计算河道、湖泊等水域) 北京的城市建设是沿着一条“反S型”路径发展的 因此城区范围也随着这条“反S型”的路径延伸而扩大
来源: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把1949年至2978年间每年年末的市区人口和面积相加,得出市区总人口为4699.3万人,市区面积为659平方千米; 同理可得,1949年至1978年间每年的工农业发展人口之和为1157.29万人,占当年市区人口的比例平均值为22%,由此可以倒推出来1949年市区非农人口约为5542.09万,即1949年北京的非农人口比现在约多出了近一倍。 又因为1949年的时候北京还没有修建大量的环路(三环以内几乎没有)和环线高速公路,所以当时的郊区指的是现在的远郊区县。 而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4》中的数据,2013年北京有常住人口2168.9万人,比上年减少1.9万人,城镇人口1861.5万人,比上年减少7.9万人,其中,郊区户籍人口976.5万人,比上年减少14.9万人,农村户籍人口163.4万人,比上年减少25.6万人。
综上得出的2013年全市人口与人口的变动情况相差不多,而1949年和1978年的数据由于缺少相关年份的城乡划分数据,所以在计算过程中无法区分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数,因而不能得到准确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数值。 但我们可以从统计数据中得到的另外一组数值——全市生产总值(GDP),这个指标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所以最终确定的1949年至1978年人均GDP的数值以现价计约为1548元(不包括劳动者报酬部分),折合美元约为221美元/人·年(按照1978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计算)。 如果以1978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作为参照(该年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增长1.1倍),那么1949年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果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1979年提出的“小康”标准来衡量,那时候的北京已经基本达到了人人“小康”的水平了! ————————————— (注:以上数据来源均为《北京统计年鉴2014及以前的各年份统计年鉴》)
关于北京城的发展轨迹,可参见 【扩展阅读】: 为什么说建城600年的北京没有“老城”? 因为老城的范围一直是在逐步划出来的。。。 ——————————————— 补充说明: 关于北京环城绿色走廊的提问:如何评价「北京将构建环绕四环路绿化隔离带」?
回答:首先,这只是一个规划,目前只是在进行前期调研,征集建议和方案。 四环路绿化隔离带不是新东西,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就开始在四环附近种植树木,当时还引发了“植树节”的热议。 至于此次规划中提到的“绿色走廊”,据我了解,可能主要是围绕四环路两侧进行林地绿化带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增强北京生态环境,实现雾霾天气减轻的目标。 这项工程并不是新建绿化带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大量现有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需要改造或拆除一些建筑物甚至交通要道,是一个复杂的项目。 就拿五棵松一带来说吧,这里靠近长安街,又是北京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要想在这个地带打造绿色的屏障,就不得不拆除一部分建筑,或者对现有的交通组织进行调整。 个人认为,这条绿带很有可能按道路分割成若干段,分别处理,也就是先建一段成一段,这样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协调,毕竟北京各个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急需改善的环境状况也不同。
总之,这项工程是大胆而实用的,是值得肯定的。 我个人很赞同这种做法,以前看过一篇论文,上面提到香港在70年代开始大规模建设的时候,考虑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很多地方预留了绿地和公园,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说到香港我又想起去年去台湾考察的时候,台媒报道大陆游客最多的地区是台北市和中新友好园区(其实就是台北101附近的区域),原因是有很多大陆游客不知道的高雄八大景点,比如高雄八德园,而八德园的设计正是借鉴了北京的圆明园。
我个人也很喜欢圆明园,但说实话,八德园和圆明园没法比。 但是,我想说的是,高雄能够有这么好的景致,正是因为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很好地预留了公园和绿地。 同样,北京能在短短几年之内成为世界闻名的宜居城市,也是因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注意了绿色空间的营造和保留。 比如这两年饱受争议的天通苑西三区附近建绿隔,许多人认为非常没必要,因为那里本来就已经有回天地区概念设计了。但是,假如我们能够从整个城市角度考虑,把周围都建成绿地,那么天通苑的居民也能更好地享受到改善环境后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