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麓山在哪里?
“麓”是“绿”的繁体字,也就是山的南面长着大片绿色森林的意思。所以,以麓山为名,就是取意于城南郁郁葱葱的麓山。 成都有两山,一曰青城山,二曰麓山。前者位于都江堰市西南,后者就在成都市南郊。不过一般所说的麓山,指的是这一带山地中面积最大的部分——即现在的文殊院、青羊宫和杜甫草堂等所在之处,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青羊区、金牛区和武侯区的绝大部分区域。当然,这只是一个泛指,其实真正名为“麓山”的山峰并不多,其中最高大雄伟的要数光复后的“昭觉寺”所在的那座山了(该庙建于蜀汉时期);其次则是“浣花溪公园”所在的土堆子,这些在地图上都能查到。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从老成都地图上看去:整个区域被三条河流分割为四块,北部有龙池和金沙遗址,西面有杜甫草堂和浣花溪公园,东面有千年古刹大圣慈寺,南面包含了现在的人民公园和成都市图书馆等地。而中间最精美的部分,则由无数寺庙道观和文人寓所点缀其间,简直就是一个超大号的“文化街”。 这样的美景在今人看来或许有些遗憾,毕竟我们不可能像古人那样把屋舍建在这水流之间。但至少在明清时代,这种“枕流漱石”的生活模式还是存在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就曾在他的家乡荆紫山下筑室而居,并亲自命名为“敬亭书堂”,以此作为自己读书之所和工作场所。而这里离他著名的“太岳园”也不远。另外,据说严嵩也在自己的故居附近修筑了“书斋”,只是后来这两个地名都逐渐湮没无闻了。 对于古时的人来说,城市里的山水并不是什么“公共财产”,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私人空间。
人们既可以在上面盖起房屋居住,也可以修建庙宇道观或种植花草树木,甚至可以辟出地方用来养鱼或者放牧,一切皆取决于主人的喜好。于是,你在城市里看到的景物,都是经过精心布置的,而非像今天这样整齐划一。古代的“城市景观”其实是很讲究的。 对于爱花之人来说,城北的金沙遗址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虽然这里发掘出来的不是青铜器,而是商周时代的古城遗址以及大量的玉石器和陶片,但这里出土的玉琮王、玉璧王、玉环和王妃饰件等玉器却堪称国之重宝。而且,在这里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黄金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