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安福路在什么区?
安福路位于静安、长宁两区的结合部,西起镇宁路,东至武定西路,北邻万航渡路(镇宁路-光复路),南抵铜仁路上的新闸饭店。
安福路曾是“上海滩”上著名的花园住宅街,有“上海安娜·弗里德”之称。 这条长约700米的小巷里,曾居住过一批文化名人如巴金、冰心、林语堂、丁玲等;也发生过一些文化名人的“轶事”——如冯梦龙夜访钱谦益故居;张爱玲与胡兰成在此同居;蒋纬国与邱清莲在这里结良缘等等……这些文化名人的轶事为这条小巷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难民涌进上海租界寻求生存之路,在静安寺周边地区形成了许多难民聚居点。当时,日本人将静安寺以东、北京西路以南的荒地划给了伪满在上海的机构“满洲帝国产业开发株式会社”(简称“满业”)作为“满铁住宅地”用于安置日本人。
“满铁”为了加快移民日本的进程,聘请了著名建筑师设计并建造了大批风格迥异的日式公寓,分发给难民居住。由于当时的交通和市政建设尚不完善,这大片区域被弃之不理,成了上海的“贫民窟”。 安福路即出现在这个时期的1938年至16年间,它东起武定西路,西至镇宁路的一大片建筑群就是“满铁”开发的公寓。 日本投降后,上海特种警察局以“窝藏战犯罪”为名逮捕了大田洋行老板及50多名职工,将其囚禁于静安寺附近一座寺庙内,企图以此胁迫重庆政府交出日本侵华战犯。经过多次交涉,国民党最终接受了美国提出的释放人质的条件——拆除静安寺以西、以北的一切建筑物,代之以英国式的现代大楼。就这样,当年以英法殖民者建立的“租界”而闻名于世的上海,在抗战结束后不久,变成了一个英国式大都会的缩影。
随着1949年上海解放,原国民政府的“都市计划”成为泡影,但英国人遗留的“都市模式”却在这里生根发芽。于是,我们看到的上海就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本来面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