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字五行几画?
“易”,从“日月”会意(《说文解字》认为“易”“从象也”),日月为“明”,即光明;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即是道理、规律,也就是天地之理或自然之理,如《系辞·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原文作“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万物皆遵循这一定律,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起源。由此可知,“易”乃变化、简易之意。同时“易”有交易之义 。
在甲骨文中,该字的形体是以下面两条横线代表日(或是月),上面一条曲线表示天(或云是云气)。 “易”的本意为变易,其意义在于揭示事物的运动变化性,后演变为论述这一道理的著作名称——《易经》与经学领域的一门学科——易学;其另一基本含义是不易,是指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具有自己的轨迹,有其自身的运行法则,这就是“道”;另外,“易”又有简易与交易之义。因此,“易”的本质就是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可控的、可预见的、可以理解的。
1.《说文》段玉裁注:“日与月相推,阴阳更始,是故圣人见阴阳之易,而作《易》”。朱熹也说:“《易》者易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可见易即简易。此简易指“变易”的道理是极其简洁明了的,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运转规律。人们通过研习“易”就能理解世界乃至自身的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向。
2.周代官营作坊将青铜器上镶嵌的红绿玉石称为“文”或“易”。因为它们是在烧制过的素胎上再刻花纹而成的,故又名“印文”。商代的铜器大多不加装饰,到周代才有了纹饰和文字。为了区别未加装饰的素器,便称带有纹饰的铜器为“文”或“易”了。《吕氏春秋·大乐》记载:“钟虡曰易。”高诱注曰:“谓铸钟建钟架之文也。”“易”在这里还有交易的意思。不过这里说的“易”是形声兼会意的字,它以“易”表音,以“弋”示义。其实古代的“弋”字与“易”并没有多少联系,它是由“戈”加“弋”构成的。之所以用“弋”表示这个新字的意义,大概是因为“戈”是武器,能够进行战争、贸易等经济活动吧!所以这里的“易”应该理解为交易,而不是变化、简单的意思。这也说明,在先秦时期,“易”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