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为木什么意思?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系统观,主要用于中医、哲学、堪舆、占卜等方面,在中医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以及其运行变化。五者相生又相克,并不断运动变化,根据这五个字,可以引申为对许多事物的认识和对复杂现象的解释。五行学说将自然界一切事物归纳为五类,一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作为归纳事物的代表,二是以五者之间“生克”规律来阐述宇宙间事物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认为宇宙间无限的万事万物都有着普遍而必然的联系。
木
木者,曲直之谓也,在人,肝胆属木,肝胆有余气,其症口苦、目赤、两胁痛、筋惕。治宜甘酸咸淡之味,不宜过甘以助其火,木无土畏,木有金克。
肝木,东方之行,属风,在脏为肝,在腑为胆,其性升散。肝藏血,生胆汁。
木为风,风为阳,木盛则肝火旺易化风,名曰肝风内动,发则阳升于上,巅顶之上惟风。
风火之盛,非金水衰不能为也。盖木盛而制其土,则土亏而生化少,子不能令于母,水虚不能平木,木愈亢而风火愈横。虚风内张,宜泻木清热,兼补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