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锅巴吗?
锅巴作为一种食物的副产物,而不是人类积极创造的食物,它的存在形式主要由粮食和烹饪工艺所决定。
其次,只有以稻米为主食,以及烹饪条件相对落后(主要指灶台和炊具)的人群才有机会吃到锅巴。
美国有锅巴,但是不叫锅巴,叫crunchy bottom。
关于锅巴产生的机理,我找了几篇相关的论文,总结下来主要是淀粉糊化以后再脱水形成的产物。
米饭里面的淀粉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淀粉颗粒分散在含有少量淀粉质的均匀的糊状溶液中,当温度超过糊化温度以后,淀粉颗粒吸水并不断膨胀,最终外层破裂,淀粉质开始向外扩散,溶液黏度上升。
在烹饪米饭的时,水和淀粉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发生糊化反应,并在饭锅底部形成一层厚浆层。厚浆层继续糊化、脱水,最终形成了锅巴。
影响锅巴量和质的因素主要包括米种、水分和烹饪条件。不同米种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比例不同,因此做出来的米饭和锅巴的口感也不同。一般来说,支链淀粉含量高的品种做成的米饭和锅巴相对软,反之相对脆。
另外,厚浆层的厚度,烹饪过程中的温度和热量也是影响锅巴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