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我们经常会看到水面上有一两只“小飞机”翩翩,那便是蜻(qīng)蜓(ti)。 那么,大家有没有好奇过它们的尾巴呢?为什么没有翅膀也能飞得那么高、那么快?!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像蝴蝶一样美丽的翅膀。 其实它们的翅膀也很特别——前翅较窄长而有力,后翅宽大且稍短,这使它在飞行时能够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如回旋、竖直上升、垂直下降和悬停等。 当它做悬停运动时,长长的尾巴起着平衡的作用;而当它向下疾冲时,长长的尾刺又能起到刹车的作用。 虽然它们无翼而不能像鸟类那样自由地滑翔或盘旋,但它们能够以每秒14次的震动频率来振动翅膀,完成20米/秒的加速,并达到每平方厘米5个大气压的强大气流,从而实现短距离的飞行。
当然,这种快速的振动只有雄性才能做到。雌性的翅膀比较弱,只能微微扇动。不过就算这样,它们也已经够用了。 因为除了飞行,它们的另一种基本的运动方式就是游啊游啊地游泳了…… 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也可以把身体浸入水里,用尾部拍打水面,利用水的反推力产生速度,然后借助翅膀的力量飞翔离开。 总之,这是一类相当灵活的昆虫,即使是没有了尾巴也一样能应对自如。
一是帮助蜻蜓们保持平衡,帮助它们在飞行时转向和控制身体等。二是尾巴能够储存空气,在呼吸系统协助下保证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有的雌性蜻蜓还可以用尾部携带精子。三是尾巴还是一个战斗武器,当蜻蜓在争夺领地或是交配中发生冲突时,尾部也可以派上用场进行战斗。
一只蜻蜓有10对复眼,它们的视力极好、视野极广。有些会以每秒3米的速度飞翔,而且能够忽上忽下、忽前忽后、转来转去。它们飞行时的姿势也有几种:有成群紧挨着直飞的、有垂直向下飞的、有直着身子倒飞的、有侧着身子一边倒飞一边转弯的。就倒飞这点来说,连飞机也要退避三舍呢!
它们所以能飞翔,能表演各种飞行特技,都靠自己特殊的构造,尤其是它的翅膀构造。两对透明而坚韧的薄翼,由可以伸缩的特殊物质制成,不直接和身体连接,而是用细杆支起,和身体保持一定距离。
因此,飞行时,它改变一下身体和翅膀的角度,就能上下转弯飞。它的脚上生着刚毛,能粘住猎物。它腹部粗大,里面除了直肠外,主要部分便是消化管。它那突出的嘴便是保护口器的外壳,真正的口器长在它的里面。
除了特别构造的身体和翅膀以及十分复杂的眼睛外,其他地方和别的昆虫没有什么不同。就发育来说,也是从受精卵孵出幼虫,经过一系列蜕皮,达到成熟,变成成虫。不过蜻蜓还属于不完全变态类:幼年时代是从受精卵到幼虫,成年时代是从幼虫到成虫。在这发育过程中它是在水里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