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名称什么湖?
鼠,子湖(在青海); 牛,野马(在内蒙古); 虎,虎跳峡(在云南与四川交界); 兔,月牙湖(在北京郊区); 龙,黄龙(在四川北川); 蛇,玉龙雪山(在云南丽江); 马,青海湖(在青海); 羊,牧羊滩(在四川茂县); 猴,太白山(在陕西眉县); 鸡,千山湖(在山西); 狗,长白山天池(在吉林白山); 猪,沼泽湿地(在黑龙江巴彦县)
我说的只是一部分
还有像“大青山”的“青”字就是取其形近“清”字的谐音了! 当然,这些动物都是我国特有的物种。 如果要是“洋老鼠”“海鲸鱼”那又另当别论了…… 另外补充几个冷知识——
1、在我国古代,人们用干支计年,也就是将每年的第一天称为“岁首”或“岁元”,然后在后面配上十二地支表示这一天的位置,如子时、丑时等。但这样一来,一年的开头几天就容易重复,于是人们又用“律管”定年,即用特制的竹管吹气计时,一天一刻,一年一共365.25刻,刚好是一年。而每年初一开始的时辰也随着每年的开始而变化,所以不会出现同一天是双子的现象。到了现代,我们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法,即格里高利历,这是建立在严格研究基础上的计时系统,不可能出现重复的现象。
2、我国民间传统认为,农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这一天要向上天祈寿。这也是“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这些成语的由来。
生肖名称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古老的记时和纪年方法。十二生肖作为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长期以来,十二生肖就是12位灵物,它们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动物之谜也成了千古难解之谜。 有人提出种种设想和推断,有的说它是原始图腾(totem)的遗留,也有人说它是阴阳五行的象征,是八卦的衍生,是黄老的余绪,等等,至今莫衷一是。
一九九五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中国古代历法》,票中有一面铜镜,在镜的背面图案中,十二生肖所配的十二地支文字清晰可见。邮票发行后,在我国民俗学界和天文历法学者中引起反响。许多学者撰文,考证中国历法之渊源,指出中国古代历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幅员内有高山江河,有沙漠草原,也有肥沃的平原等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有农耕民族,也有游牧民族。这种特殊地理环境和民族环境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在漫长的岁月中,祖先在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了天文、地理、农、牧、渔、医、数等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些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古代哲学的发展,在古代天文历法的推演中,渗透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义。如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八卦”、“黄老”等学说都在历法十二地支中有着充分的体现。“阴阳”和“五行”等学说在十二地支“生物链”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从子鼠到亥猪这一生物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子鼠到戌狗这十一种动物中有着三种自然元素;有水里的,如子鼠、午马、亥猪;有陆地上的,如丑牛、卯兔、巳蛇、未羊、申猴、酉鸡、戌狗;有天上的有辰龙和寅虎。水里的在陆地上能生活,天上的也能落地。地上、天上的也能涉水。同时,“五德”,即金、木、水、火、土等五行元素,在十二属相中也有所体现。另外,人们还从十二生肖形象中看到八卦等痕迹。
长期以来,人们就十二生肖的配属问题,提出了种种猜想和考证。也有人对十二生肖源于中原一带提出了质疑。
一些学者认为十二生肖之谜至今不能破解的原因是中原文化中缺少可资考证的有力物证。有的学者提出,可以对考古实物中的十二属相的出现次序,作一些考证和研究,或许找到一些破译的线索。有的学者提出,可以将十二生肖同“甲骨文”和“殷墟”挂起钩来,做深入研究。
一些学者提出,应该把十二生肖动物的分布同地理区划结合起来,研究十二生肖的由来。专家们认为,在中国地域内,有着多种类群的动物地理区系。中国的动物区划和植物区划大体一致。从水平方向分为三个区:
东部从东北到华南为古北界和东洋界成分的混合带;
西部青藏高原为特有的青藏区;
西南横断山区,垂直变化大,兼有青藏区,古北界和东洋界的成分。
从垂直方向又把古北界分为华北区和蒙新区;东洋界分为华中区和华南区。在东北、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种类多。在中南和华南地区,生活在该区域内的动物属相却找不到,如鸡、狗、猪等家畜。在以中原为中心的地区(古北界和东洋界成分的混合带)的猪、马、鼠等动物种类少,在这里查不到的种类,到少数民族地区就可以找到。一些学者甚至提出,十二生肖是不同地区不同部族图腾的遗留。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十二生肖的配属问题应该在“东三省”“内蒙草原”“青藏高原”等少数民族地区能寻找到一些新的资料和证据。也有的学者提出,在中原地区的“殷墟”中也能找到一些破译十二生肖密码的依据。在“甲骨文”中已有十二地支的文字,这些动物地支字可与什么动物相对应。这也许能寻找到破译十二生肖密码的依据。
长期以来,人们对十二生肖中的马字为“午”字而感到难解,为什么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