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有哪些主路?
目前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对这条街那片地还是有点了解。 先给出答案吧,按历史年代划分,有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三大主路——正阳门、崇文门和宣武门大街,以及一条近代兴起的商业街——前门大栅栏;按道路所在区域划分,有西城的三条(阜成门内外大街、百万庄北街、西单北大街),海淀的一条(苏州街),朝阳的两条(东四三条、张自忠路),丰台的俩条(右安门内大街、长椿街),石景山的两条(八角北路、鲁谷大街),其他区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据我所知还有两条路比较有名,但因为各种原因,并非以“某某门”或者“某某大街”命名的——即位于朝阳区的建国门外大街和东三环内的永安里。其中,前者由于毗邻使馆区和国贸购物中心而著名,后者因著名的北京火车站和周边商场而知名。
不过,这里需要注明的是,以上提到的这些路,其实都被称为“街道”,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公路”或“路”。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它们都只有东西走向的一段,且宽度较窄(一般不到20米),所以被命名为“XX街”,类似于“胡同”的性质。 当然,要论宽度,有些街可宽多了,如西长安街(80米)、东长安街(150米)、新街口(400米)等等,但这已经属于“大道”的范畴了。
在老城里面还有一些东西向的道路,虽然名字挺多,但都可以简化为“某门”或“某桥”,如隆福寺街、虎坊桥、万通西街等。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长安街作为北京的标志性道路,它的延长线从西向 东经过海淀区、石景山区、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通州区、顺义区(仅过境),在北京市域内总长度约 63.5公里,跨越 13个街道和 7个乡镇地区,沿途经过石景山区的八大处、玉泉路和五棵松;西城区的官园和德胜门;东城区的东单和南河沿;朝阳区的呼家楼和建国门、三里屯、潘家园和四惠;通州区的梨园和张家湾;顺义区的国门商务区等城市功能区和繁华地区。沿途汇集了大量重要的行政办公、商业文娱、对外交往、科技体育、居住生活、交通枢纽等设施。长安街不仅是贯通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也是展示中国国威、北京风采和时代特征的“东方第一街”、“中国国际名片”和首都功能核心区与中心城东部的分界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在规划中定位为国家行政、文化、国际交往和通勤功能复合的综合大街,体现北京“国都”特色和“金”字招牌功能。长安街沿线将按照“降容、降密、降高”原则进行整治和修复,以加强长安街的国家行政中心功能,改善长安街沿线地区环境品质,提升沿线区域整体风貌。其中东、西二环路之间长安街主路机动车车道划分为三上三下,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各宽5米,并设置护栏等隔离设施,沿线中央分隔带内种植 1000余株国槐构成林荫大道。东、西二环路至东、西四环路间的长安街主路机动车双向八车道设中央分隔带,分隔带内种植金枝槐。东、西四环路至东、西五环路间的长安街为城市快速路。
两广路及朝外大街
两广路及朝外大街位于北京市二环东西方向,是重要的东西向交通和城市风貌大街。其东起朝阳区东四环路,西至海淀区复兴路,经过丰台区和西城区,规划道路红线宽度 50-90米,规划道路总长 24.8公里。东西方向交通走廊在历史上称为“通惠河大道”,是北京城重要的东西向城市骨架,连接城内与通州,是明清两朝漕粮运输的重要枢纽。
两广路和朝外大街将按照“东疏西进”的思路进行功能优化调整:“东疏”指东部地区引导办公、商业、居住等过密功能适度疏解;“西进”指西部地区有序承接功能疏解,并结合功能置换优化环境品质。“东疏”将通过加强环境建设,引导东四环至东二环地区,以“三环三园”为核心,疏解一般商业、办公,培育金融、文化创意、信息及科技等高精尖产业,建设高品质城市综合区。“三环”为东三环燕莎地区、东四环大郊亭地区、东二环东单地区;“三园”为CBD核心区、中央商务区及第一使馆区,大郊亭及朝阳公园地区,工人体育场及东单地区。“西进”将通过完善城市功能,带动西四环至东二环地区,发挥“五核一廊”地区金融、科技及文化创新策源作用,建设国际一流商务会客厅。“五核”为丽泽、月坛、地安门、广安门内、南礼士路;“一廊”为传统商业核心景观廊道,包括王府井、大栅栏、前门、虎坊路、马连道、广安门内大街-月坛南街。“西进”地区将按照国际一流商务会客厅和金融、科技、文化等创新功能发展承载区的定位,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文化、科技、绿色等城市新功能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环境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区域职住平衡。
两广路及朝外大街将采用不同断面形式。通惠河至东四环路段及朝外大街(建国门桥-西大望路)为中央分隔带式八车道,建国门桥-通惠河、西大望路-东四环路段为四幅路八车道。东四环路(大郊亭桥)以东为二环路至六环路之间的城市快速路。
平安大街及三里河路
平安大街及三里河路是北京市重要的东西向交通、城市风貌大街及市民文化休闲活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