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企业年金好还是不好?
作为国内第四家上市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兴银理财成立两年多来,已签约客户数超500个,管理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人民币),在行业竞争中迅速崛起。 据兴银理财负责人介绍,公司目前拥有员工130多人,由业界知名的保险、金融监管、精算、法律及信息技术专业人士构成,并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投研队伍。公司依托兴业银行庞大的客户群和庞大的业务网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服务。 在投资策略上,兴银理财主要采用“1+4”的投资策略,即围绕一个核心——资产配置决策模型,构建风险预算、目标日期、目标风险、流动性管理和投资经理优选五大策略,实现长期保值增值。
与其他养老金基金管理人相比,兴银理财的策略配置策略相对简单,策略维度较少,但每个策略维度上的选择标准较为严格,确保策略实施的连贯性。同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基金业绩评价结果,开展策略的动态优化,确保整体策略的高效运作。
以自下而上精选基金的管理理念为基础搭建起投资管理体系框架后,如何遴选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才是关键。为此,兴银理财建立了产品研究体系,通过量化评估模型对每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评判,在此基础上实施组合优化,进而完成产品筛选。
在具体执行中,兴银理财采用了“双周期”的产品管理机制,一方面按周监控产品表现,另一方面定期评估产品策略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产品策略和仓位配置。 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兴银理财力求为投资人获取中长期稳健的收益。公司首只净值型理财产品——兴银稳盈6号于2018年7月发行,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4.5%,实现整体正收益。2019年上半年,公司在市场下行的情况下,通过动态调整投资策略,帮助投资者避免了损失,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5.0%;下半年,在公司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的情况下,投资者仍然可以获得7.2%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
企业年金是补充养老保险,是构建国家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原来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现在的部分积累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形成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退休后主要用于个人养老金的支付。社会统筹属于公共养老基金,一部分用于支付已经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另一部分用于弥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不足。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公共养老基金的支付是远低于职工退休前工资收入的,往往只有50%甚至30%左右,而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养老金收入与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率)普遍都在60%以上,这种差额部分主要是由职工在职时自己缴纳的年金在退休后支付的。因此,从国际惯例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构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是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企业年金作为一种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其投资运营将获得比个人储蓄更高的回报。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的实质是资本市场的增值,通过分散的个人缴费转化为集中的养老保险基金,由专业投资机构管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并通过合理的分散化投资组合来降低成本。企业年金在投资中的“保本”原则、谨慎行事原则将使投资具有很低的风险。因此,在当前的低利率水平下,投资于企业年金将获得比个人储蓄存款、国债、其它债券更高的回报,从长远积累看,这种投资收益水平足以弥补由于缴费而造成的收入的减少。从国家有关部门的测算看,个人按工资收入的4%缴费,在退休时可得到的养老金替代率将达到15%,与个人储蓄相比具有更高的回报水平。
第三,通过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可以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吸引力,降低员工流失率,稳定职工队伍;职工可以增加收入,增加晚年收入来源,获得更高的退休保障水平。因此,实行企业年金制度,对于企业和职工来讲都是具有双赢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