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为什么没打中国?

西茹媛西茹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觉得有几个原因,一是地理因素,二是双方力量对比,三是战术因素 先说一下第一个地理因素,这里主要指气候条件的因素,众所周知古代东方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现在当然还是),这种气候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干湿两季,7-9月雨水充沛,10月至次年6月干燥少雨。而波斯所处的地区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多晴天,冬季温和多雨,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行军和开展大兵团作战,不利于水攻火攻,但有利于开展抢掠型的袭击活动。

再看看第二个力量对比的因素,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的中国处于战国时代,各路诸侯国互相征战,国力疲弱,虽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加强骑兵建设,但毕竟起步晚,实力有限;而波斯已经建立了强大的陆军和海军,虽然海上运输能力受天气影响较大,但是陆上运兵能力显然要远远超过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东北部的鲜卑、匈奴等部族。所以从力量对比来看,波斯如果进击中国还是有取胜把握的,至少是概率很大。

第三个则是战术因素了,我们翻开中国古书,经常看到“围城”或者“攻城”之类的记载,这说明中国的军队是很重视城市防御作战的。相比之下,中东的军队更为看重野战,对于围攻城市不是太热衷。这主要是因为东西方的军事重镇不同导致的,西方的军事重镇主要是以城堡为主的村镇,而亚洲的军事重镇大多是以城墙为主的大型城市。所以围城对于亚洲的军队而言是一项非常消耗时间和人力物力的事情,并不是那么受欢迎。

舒仲其舒仲其优质答主

1、蒙古大军西进前,西亚和中东地区还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波斯、土耳其还没有后来奥斯曼帝国的那种规模和实力。虽然蒙古在极盛时期,曾经两次西征中东地区。但是西亚地区,也确实给蒙古大军制造了很大损失,1242年拔都率军进攻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先后歼灭匈牙利全国精锐十三万大军,而后欧洲各国对蒙古军闻风丧胆不敢出战。

拔都率军攻打波兰时,波兰国王亨利克二世仅组织了一支二万人左右的波兰波罗的海沿岸各国联军。波兰大军战败以后蒙古军的继续西进的过程中,欧洲联军不敢再战。他们采用坚壁清野战术,拔都见无粮可抢,西进无法持续,于是率蒙古大军班师回朝(1242年)。蒙古军撤走时,在维也纳附近渡过多瑙河,欧洲上层庆幸蒙古大军撤走,在维也纳召开了庆贺大会,从此欧洲人把蒙古铁骑称为上帝之鞭(天罚)。

2、蒙古大军两次西征,让西亚地区各国深受其害。所以他们后来就开始联合起来抵抗蒙古帝国和后来的元朝统治。比如波斯地区13世纪后期就爆发了伊朗民族苏丹马哈茂德一世领导的大众起义。最终伊朗人将蒙古入侵者赶出了波斯本土地区。所以波斯和土耳其也就是后来的奥斯曼帝国,再后来他们想进攻中国,但是被明朝击败了。当然明朝国力的强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